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Extended Abstract | 第11-22页 |
1 绪论 | 第22-3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22-26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26-27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7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27-3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31-33页 |
1.6.1 理论意义 | 第31页 |
1.6.2 实践意义 | 第31-3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3-53页 |
2.1 询价机制相关研究 | 第33-40页 |
2.1.1 询价机制理论研究 | 第33-34页 |
2.1.2 询价机制实证研究 | 第34-38页 |
2.1.3 询价机制与其它IPO发行机制的比较 | 第38-40页 |
2.2 可分物品拍卖和竞标行为相关研究 | 第40-43页 |
2.2.1 可分物品拍卖理论研究 | 第40-42页 |
2.2.2 可分物品拍卖机制下竞标者行为实证研究 | 第42-43页 |
2.3 IPO定价实证研究 | 第43-45页 |
2.4 噪声交易者与资产价格 | 第45-46页 |
2.5 国内相关研究 | 第46-52页 |
2.5.1 询价机制设计和投资者报价策略的理论探讨 | 第46-47页 |
2.5.2 询价机制的国内实证文献 | 第47-52页 |
2.6 研究现状评述 | 第52-53页 |
3 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 第53-68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53-57页 |
3.1.1 共同价值可分物品拍卖理论 | 第53-56页 |
3.1.2 承销商在IPO定价中的行为动机理论 | 第56-57页 |
3.2 国内询价机制演进历程 | 第57-65页 |
3.2.1 第一阶段:IPO定价“窗口指导”期 | 第57-59页 |
3.2.2 第二阶段:IPO定价市场化时期 | 第59-60页 |
3.2.3 第三个阶段:IPO定价隐性管制期 | 第60-65页 |
3.3 国内询价机制与类似发行机制的比较 | 第65-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4 IPO询价对象报价均衡分析 | 第68-79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连续型询价对象报价均衡存在性分析 | 第69-73页 |
4.3 离散型询价对象报价均衡存在性分析 | 第73-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基于询价薄记数据的询价对象报价行为实证研究 | 第79-105页 |
5.1 引言 | 第79-80页 |
5.2 询价对象报价行为理论分析 | 第80-83页 |
5.2.1 网下投资偏好 | 第82页 |
5.2.2 网下“回报追逐”行为 | 第82-83页 |
5.2.3 高市场风险下的报价行为 | 第83页 |
5.2.4 竞价与IPO后市短期回报 | 第83页 |
5.3 研究设计 | 第83-90页 |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83-84页 |
5.3.2 变量定义 | 第84-88页 |
5.3.3 实证模型设计 | 第88-90页 |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90-95页 |
5.5 实证结果 | 第95-101页 |
5.5.1 网下报价的小公司偏好 | 第95-96页 |
5.5.2 网下报价的“回报追逐”行为 | 第96-98页 |
5.5.3 风险高时的网下“打新” | 第98-99页 |
5.5.4 投机性报价的作用 | 第99-101页 |
5.6 稳健性检验 | 第101-10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6 基于询价对象整体报价信息的承销商定价行为分析 | 第105-133页 |
6.1 引言 | 第105-107页 |
6.2 承销商定价行为理论分析与假设 | 第107-111页 |
6.2.1 承销商对IPO初始定价合理性分析 | 第108页 |
6.2.2 询价薄记信息与承销商对IPO的最终定价 | 第108-111页 |
6.2.3 发行定价结果与网下获配者回报 | 第111页 |
6.3 研究设计 | 第111-116页 |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111页 |
6.3.2 变量定义 | 第111-114页 |
6.3.3 实证模型设计 | 第114-116页 |
6.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16-119页 |
6.5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119-129页 |
6.5.1 缺乏效率且高估明显的IPO初始定价 | 第119-120页 |
6.5.2 密切相关的IPO发行价格与询价对象报价 | 第120-122页 |
6.5.3 确定IPO发行价:承销商反向修正询价对象报价 | 第122-124页 |
6.5.4 承销商并未滥用定价自主权 | 第124-129页 |
6.6 稳健性检验 | 第129-130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30-133页 |
7 基于分类询价对象报价信息的承销商定价行为分析 | 第133-143页 |
7.1 引言 | 第133页 |
7.2 承销商区别对待询价对象报价信息行为分析 | 第133-134页 |
7.3 承销商区别对待询价对象报价行为检验 | 第134-139页 |
7.3.1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第134-135页 |
7.3.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135-136页 |
7.3.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136-137页 |
7.3.4 稳健性检验 | 第137-139页 |
7.4 承销商回馈关系密切的询价对象行为探析 | 第139-141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41-143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54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43-146页 |
8.2 政策建议 | 第146-150页 |
8.3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研究局限 | 第150-154页 |
8.3.1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50-152页 |
8.3.2 论文的研究局限 | 第152-153页 |
8.3.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3页 |
附录:部分样本数据 | 第163-173页 |
作者简介 | 第173-17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