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供应链管理起源 | 第11-13页 |
1.2 供应链管理思想 | 第13-14页 |
1.2.1 系统思想 | 第13页 |
1.2.2 共赢思想 | 第13页 |
1.2.3 优势整合思想 | 第13-14页 |
1.3 论文研究的立论依据 | 第14-16页 |
1.4 供应链管理中的热点问题 | 第16-20页 |
1.4.1 供应链的建模 | 第16-18页 |
1.4.2 供应链伙伴选择 | 第18页 |
1.4.3 供应链库存技术 | 第18页 |
1.4.4 供应链信息支持技术 | 第18-19页 |
1.4.4 供应链管理在大规模定制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5 供应链管理中动态战略联盟的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1.5.1 供应链中动态战略联盟 | 第20-21页 |
1.5.2 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21-24页 |
1.5.3 评价方法 | 第24-28页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28-31页 |
第二章 供应链的结构与供应链节点间决策机制研究 | 第31-48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供应链的结构分析 | 第32-36页 |
2.2.1 供应链的基本结构 | 第32-34页 |
2.2.2 供应链的结构内在复杂性 | 第34-35页 |
2.2.3 供应链的系统性 | 第35-36页 |
2.3 供应链的决策层次描述 | 第36-38页 |
2.4 供应链的决策模型 | 第38-43页 |
2.5 小结 | 第43-48页 |
第三章 供应链中节点间合作的稳定性与分配机制 | 第48-62页 |
3.1 供应链节点间战略伙伴关系确立的内在动力 | 第48页 |
3.2 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博弈结构 | 第48页 |
3.3 供应链节点间的行为逻辑 | 第48-50页 |
3.4 供应商间的博弈模型 | 第50-53页 |
3.4.1 基本假设 | 第50-51页 |
3.4.2 中间供应商与一般供应商的效用函数 | 第51-52页 |
3.4.3 中间供应商与一般供应商的博弈模型 | 第52-53页 |
3.5 重复博弈均衡问题 | 第53-57页 |
3.6 供应链节点间的分配机制 | 第57-61页 |
3.6.1 分配的核心概念 | 第57-58页 |
3.6.2 均衡分配机制 | 第58-59页 |
3.6.3 算例 | 第59-61页 |
3.7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供应链管理中合作伙伴选择的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 | 第62-77页 |
4.1 引言 | 第62-63页 |
4.2 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 | 第63-66页 |
4.2.1 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体系确定原则 | 第63-64页 |
4.2.2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因素分析 | 第64-66页 |
4.3 模糊决策方法的一般步骤 | 第66-70页 |
4.4 改进的多层次多因素评价决策方法在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 | 第70-77页 |
4.4.1 多层次、多因素决策方案优选方法 | 第70-71页 |
4.4.2 排序基础上的模糊等级划分 | 第71-73页 |
4.4.3 应用实例 | 第73-77页 |
第五章 大规模定制下的供应链节点间的合作 | 第77-91页 |
5.1 引言 | 第77-78页 |
5.2 大规模定制下的供应链节点间的组织协调机制 | 第78-84页 |
5.2.1 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与技术支撑 | 第78-79页 |
5.2.2 供应链管理在大规模定制中的作用 | 第79-80页 |
5.2.3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供应链节点间的过程分析 | 第80-84页 |
5.3 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中合作的两节点性能分析 | 第84-89页 |
5.3.1 Petri网 | 第84-85页 |
5.3.2 定义 | 第85页 |
5.3.3 算法 | 第85-86页 |
5.3.4 算例 | 第86-89页 |
5.4 大规模定制下供应链节点间合作效率提高的措施 | 第89-90页 |
5.5 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0页 |
附录 | 第100-102页 |
附录1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1页 |
附录2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