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识别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于符号法区分重频模式 | 第20-34页 |
2.1 雷达重频模式简介 | 第20-22页 |
2.2 事件的平均自信息量 | 第22-23页 |
2.3 符号法区分重频模式 | 第23-32页 |
2.3.1 利用F参数识别固定重频 | 第23-25页 |
2.3.2 利用H参数识别重频抖动 | 第25-28页 |
2.3.3 利用C参数识别正弦重频 | 第28-31页 |
2.3.4 利用P参数识别滑变和参差重频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雷达信号相参性识别研究 | 第34-44页 |
3.1 相参、非相参信号数学建模及分析 | 第34-35页 |
3.1.1 相参信号数学模型 | 第34页 |
3.1.2 非相参信号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3.2 传统时域自相关法 | 第35页 |
3.3 改进时域自相关法 | 第35-37页 |
3.3.1 可编程延迟器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3.3.2 特征参数提取 | 第36-37页 |
3.4 仿真实验分析 | 第37-42页 |
3.4.1 仿真实验一 | 第37-39页 |
3.4.2 仿真实验二 | 第39-40页 |
3.4.3 仿真实验三 | 第40-41页 |
3.4.4 实验分析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于FRFT的脉内调制类型识别 | 第44-60页 |
4.1 雷达、通信信号脉内调制类型 | 第44-50页 |
4.1.1 线性调频信号(LFM) | 第45-46页 |
4.1.2 正弦调频信号(SFM) | 第46-48页 |
4.1.3 最小移频键控(MSK) | 第48-50页 |
4.2 分阶数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原理 | 第50-51页 |
4.3 离散分阶数傅立叶变换 | 第51-54页 |
4.3.1 量纲归一化原理 | 第51-52页 |
4.3.2 修正快速DFRFT算法 | 第52-54页 |
4.4 利用p-v曲线识别脉内调制类型 | 第54-59页 |
4.4.1 利用DFRFT获得p-v曲线 | 第55-56页 |
4.4.2 特征参数提取 | 第56-58页 |
4.4.3 仿真实验分析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附录A | 第62-64页 |
附录B | 第64-66页 |
附录C | 第66-68页 |
附录D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