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学生论文

德育视角下农村小学生闲暇生活研究--以长沙县S镇的四所小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17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1.4.2 观察法第15-16页
        1.4.3 问卷调查第16页
        1.4.4 访谈法第16-17页
第二章 闲暇与德育之界说第17-23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2.1.1 闲暇第17-18页
        2.1.2 闲暇生活第18页
        2.1.3 闲暇德育第18-19页
    2.2 闲暇生活的德育意义第19-23页
        2.2.1 有助于小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第19-20页
        2.2.2 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和陶冶情操第20页
        2.2.3 有助于小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第20-21页
        2.2.4 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第21-23页
第三章 S镇小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考察第23-33页
    3.1 S镇小学生闲暇生活现状第23-29页
        3.1.1 闲暇态度与认识第23-24页
        3.1.2 闲暇计划与时间第24-25页
        3.1.3 闲暇活动与内容第25-26页
        3.1.4 闲暇场所与设施第26-27页
        3.1.5 闲暇感受第27-29页
    3.2 S镇小学生闲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3页
        3.2.1 闲暇意识淡薄,闲暇无计划性第30页
        3.2.2 闲暇活动单调,闲暇活动受阻第30-31页
        3.2.3 闲暇场所和设施匮乏,闲暇资源利用不足第31页
        3.2.4 闲暇生活缺乏指导,闲暇教育缺失第31-33页
第四章 德育视角下S镇小学生闲暇生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3-37页
    4.1 显性因素:第33-34页
        4.1.1 窄化的闲暇活动场所,学生道德发展时空受阻第33页
        4.1.2 闲暇技能指导的缺乏,制约学生参与闲暇活动的积极性第33-34页
        4.1.3 农村薄弱的家庭示范教育,影响小学生自制力的培养第34页
    4.2 隐性因素第34-37页
        4.2.1 农村传统的消闲观念,阻碍人们闲暇生活质量的提升第34-35页
        4.2.2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容易使学生的闲暇行为迷失第35页
        4.2.3 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势,学校对闲暇德育的认识不足第35-36页
        4.2.4 农村较为陈旧的家庭观念,导致学生对闲暇生活的选择模糊第36-37页
第五章 S镇小学生闲暇生活实施德育的基本构想第37-51页
    5.1 闲暇德育的根本目标第37-38页
        5.1.1 传授正确的闲暇观和闲暇技能,提升闲暇生活的质量第37页
        5.1.2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第37-38页
    5.2 闲暇德育应遵循的原则第38-40页
        5.2.1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第38页
        5.2.2 因地制宜原则第38-39页
        5.2.3 本土化原则第39页
        5.2.4 开放性原则第39-40页
        5.2.5 整合性原则第40页
    5.3 闲暇德育的基本内容第40-43页
        5.3.1 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第40-41页
        5.3.2 提高闲暇技能,享受有道德的高质量的闲暇生活第41-42页
        5.3.3 充分利用各种闲暇资源,营造好的闲暇环境第42-43页
    5.4 闲暇生活实施德育的途径第43-47页
        5.4.1 优化社会环境,构建学生闲暇生活的新格局第43-44页
        5.4.2 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将闲暇纳入学校德育视野第44-46页
        5.4.3 提升家庭闲暇生活质量,加强家庭德育建设第46-47页
    5.5 闲暇德育的评价第47-49页
        5.5.1 评价主体多元第48页
        5.5.2 评价方式多样第48页
        5.5.3 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第48-49页
    5.6 闲暇德育的管理第49-51页
        5.6.1 政府加强对闲暇德育的监督和调控第49页
        5.6.2 学校加强对闲暇德育的实施和协调第49-50页
        5.6.3 家长加强配合指导学生的闲暇生活第50-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7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59页
附录B:观察提纲第59-61页
附录C:访谈提纲第61-63页
附录D:问卷调查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涌现理论视域下的汉语新词研究
下一篇:涉华经济新闻中概念隐喻的评价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