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论文

冠心病患者PCI、CABG术后生存质量的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5页
第1章 调查研究第15-32页
    1.1 调查对象的选择第15-16页
        1.1.1 入选标准第15页
        1.1.2 排除标准第15页
        1.1.3 冠心病诊断标准第15-16页
    1.2 调查方法第16-17页
        1.2.1 实施步骤第16页
        1.2.2 缺失值的处理第16页
        1.2.3 具体内容第16-17页
        1.2.4 统计方法第17页
    1.3 结果与分析第17-24页
        1.3.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第17-18页
        1.3.2 三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与疾病特征第18-19页
        1.3.3 PCI术后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分析评价第19-20页
        1.3.4 CABG术后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分析评价第20-22页
        1.3.5 药物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分析评价第22-23页
        1.3.6 三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第23-24页
    1.4 讨论第24-28页
        1.4.1 躯体生理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第24-25页
        1.4.2 社会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第25-26页
        1.4.3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第26-27页
        1.4.4 三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第27-28页
    1.5 结论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2页
第2章 综述 精神心理心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及有效干预措施第32-43页
    2.1 精神心理障碍与冠心病第32-34页
        2.1.1 抑郁与冠心病第32页
        2.1.2 焦虑症与冠心病第32-33页
        2.1.3 焦虑、抑郁与冠心病第33页
        2.1.4 D型人格第33页
        2.1.5 敌意情绪第33-34页
    2.2 精神心理障碍与血运重建术第34页
        2.2.1 精神心理障碍与PCI术第34页
        2.2.2 精神心理障碍与CABG术第34页
    2.3 精神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第34-35页
        2.3.1 年龄第34-35页
        2.3.2 文化水平第35页
        2.3.3 婚姻与居住情况第35页
        2.3.4 经济收入与医疗经费支付方式第35页
    2.4 精神心理因素影响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第35-38页
        2.4.1 炎症反应第36页
        2.4.2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亢进第36页
        2.4.3 血小板活性增强第36页
        2.4.4 生活方式的改变第36-37页
        2.4.5 内皮功能紊乱第37页
        2.4.6 脂质代谢紊乱第37页
        2.4.7 昼夜节律紊乱第37页
        2.4.8 神经肽Y升高第37-38页
    2.5 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干预治疗第38-39页
        2.5.1 防止漏诊、及早确诊第38页
        2.5.2 心理干预第38页
        2.5.3 运动疗法第38-39页
        2.5.4 社会支持第39页
        2.5.5 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第39页
    2.6 问题与未来临床干预研究展望第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结论第43-44页
附录A 自变量定义与数值化第44-45页
附录B CROQ-PTCA-POST量表第45-48页
附录C CROQ-CABG-POST量表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导师简介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5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干光通信系统的采样时钟恢复与自适应信道均衡算法研究
下一篇:IPO财务舞弊审计失败研究--基于天能科技IPO审计失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