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基于异靛蓝的阴极界面修饰材料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5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第12-14页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1.3.1 光子吸收与激子(电子-空穴对)的形成第14页
        1.3.2 激子的扩散与拆分第14-15页
        1.3.3 电荷的传输与收集第15页
    1.4 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第15-17页
    1.5 界面修饰材料应用于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第17-24页
        1.5.1 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阳极界面修饰材料第18页
        1.5.2 可溶液加工的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第18-24页
    1.6 异靛蓝分子简介第24-25页
    1.7 研究思路、方法和成果第25-28页
        1.7.1 研究思路第25-26页
        1.7.2 研究方法第26页
        1.7.3 研究成果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5页
第二章 异靛蓝衍生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的研究第35-51页
    2.1 引言第35-36页
    2.2 实验部分第36-43页
        2.2.1 药品试剂和仪器第36-38页
        2.2.2 合成路线第38-4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3-47页
        2.3.1 合成第43页
        2.3.2 光物理性质第43-45页
        2.3.3 电化学性质第45-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第三章 基于水/醇溶性异靛蓝衍生物的阴极界面修饰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第51-75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实验部分第52-54页
        3.2.1 实验材料第52页
        3.2.2 测试仪器第52-53页
        3.2.3 器件制备过程第53-5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4-69页
        3.3.1 器件性能第54-59页
        3.3.2 高分辨率紫外光电子能谱第59-60页
        3.3.3 暗态器件性能第60页
        3.3.4 载流子迁移率第60-63页
        3.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63-65页
        3.3.6 成膜性第65-67页
        3.3.7 阴极界面修饰层厚度与器件性能表现之间的关系第67-69页
    3.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第四章 结论第75-77页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夏中有机酸、核苷和麻黄碱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及其应用
下一篇:基于GR-5 DNAzyme的阻抗谱Pb2+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