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美洲史论文--北美洲论文--美国论文--帝国主义时期(1898年~)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年~)论文

冷战初期美国的心理战与海外图书项目(1945-1961)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11-46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1-20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 相关概念第12-15页
        (三) 研究问题第15-20页
    二 研究意义和方法第20-21页
        (一) 研究意义第20页
        (二) 研究方法第20-21页
    三 研究综述第21-46页
        (一) 文献综述第21-22页
        (二) 国外研究综述第22-40页
        (三) 国内研究综述第40-44页
        (四) 研究空间与创新之处第44-46页
第一章 冷战初期美国心理战略的形成与发展第46-73页
    第一节 杜鲁门政府的心理战行动第46-60页
        一 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关于心理战略系列文件的出台第47-53页
        二 杜鲁门总统发动“真理运动”的宣传攻势第53-56页
        三 心理战略委员会(PSB)的成立第56-60页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略的调整与发展第60-68页
        一 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新面貌”冷战战略第61-62页
        二 美国国内冷战共识的形成第62-64页
        三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略机制的强化第64-68页
    第三节 海外图书项目在美国冷战和心理战战略中的定位第68-73页
        一 海外图书项目的缘起与属性第68-71页
        二 海外图书项目的预期心理战目标第71-73页
第二章 冷战初期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支持性因素第73-88页
    第一节 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立法保障第73-77页
        — 1948年通过的《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第73-74页
        二 1951年通过的《共同安全法》第74-75页
        三 总统紧急基金第75-76页
        四 1956年通过的《国际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易会法》第76-77页
    第二节 美国海外图书项目运作的组织体系第77-83页
        一 政策的制定与协调机构第77-78页
        二 政策的实施与协作机构第78-80页
        三 广泛参与的非政府组织第80-83页
    第三节 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评估与审查机制第83-88页
        一 海外图书项目的调查与评估第83-85页
        二 海外图书的挑选准则与审查机制第85-88页
第三章 冷战初期美国政府主导的海外图书项目第88-151页
    第一节 常规性图书项目第88-119页
        一 图书翻译项目第88-100页
        二 廉价图书项目第100-107页
        三 信息服务中心(ICS)项目第107-115页
        四 信息媒体担保项目第115-119页
    第二节 有的放矢:特殊性图书项目第119-151页
        一 科学技术成就的输出:援外事务管理署图书项目第119-127页
        二 意识形态图书项目第127-135页
        三 教科书项目第135-142页
        四 针对特殊群体的图书项目——以海外华人为例第142-151页
第四章 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利用非政府组织实施海外图书项目第151-187页
    第一节 富兰克林图书项目第152-161页
        一 富兰克林出版公司的成立第152-154页
        二 富兰克林图书项目在中东的实施第154-158页
        三 富兰克林图书项目的扩展第158-161页
    第二节 美国私人基金会与海外图书项目第161-176页
        一 洛克菲勒基金会第163-166页
        二 福特基金会第166-170页
        三 亚洲基金会第170-176页
    第三节 其他非政府力量与海外图书项目第176-187页
        一 CARE图书项目第176-181页
        二 USBE图书交换项目第181-187页
结语第187-202页
参考文献第202-216页
附录一:相关机构与组织简表第216-219页
附录二:相关立法名称第219-220页
附录三:相关项目简表第220-222页
后记第222-226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226页

论文共2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滴式数字PCR技术的新型超敏外周血HBV-DN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