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 1.2 燃用中低热值气体燃料的燃气轮机发展现状 | 第15-22页 |
| 1.2.1 中低热值燃料燃烧室燃烧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2.2 高炉煤气燃气轮机的发展与现状 | 第16-19页 |
| 1.2.3 EV型旋流燃烧室的发展与现状 | 第19-22页 |
| 1.3 燃烧室内部流场研究方法概述 | 第22-23页 |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 第2章 实验台系统 | 第24-40页 |
| 2.1 实验台结构 | 第24-28页 |
| 2.1.1 空气系统 | 第25页 |
| 2.1.2 燃料气系统 | 第25-27页 |
| 2.1.3 排气及冷却系统 | 第27-28页 |
| 2.2 实验台测量与控制采集系统 | 第28-37页 |
| 2.2.1 温度及压力测量 | 第28页 |
| 2.2.2 燃气与空气流量测量与控制 | 第28-32页 |
| 2.2.3 实验观测/记录系统 | 第32页 |
| 2.2.4 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 | 第32-37页 |
| 2.3 锥形稳燃装置实验件 | 第37-3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以CH_4为燃料时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 第40-62页 |
| 3.1 实验方案 | 第40-41页 |
| 3.1.1 实验思路 | 第40页 |
| 3.1.2 实验步骤和过程 | 第40-41页 |
| 3.2 贫熄特性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 3.2.1 空气量变化时锥形稳燃装置的贫熄性能 | 第41-42页 |
| 3.2.2 空气量不变时燃烧室的贫熄性能 | 第42-43页 |
| 3.3 锥形稳燃装置回流区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3-50页 |
| 3.3.1 不同工况下,锥形稳燃装置回流区大小的比较 | 第45-46页 |
| 3.3.2 不同工况下,锥形稳燃装置回流区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 第46-50页 |
| 3.4 中心射流对锥形稳燃装置贫熄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 | 第50-59页 |
| 3.4.1 锥内不同轴向位置处的轴向速度分布对比 | 第50-53页 |
| 3.4.2 锥内不同轴向位置处的温度分布对比 | 第53-56页 |
| 3.4.3 锥内不同轴向位置处的OH基分布对比 | 第56-58页 |
| 3.4.4 主燃区温度分布与回流涡旋位置对比 | 第58-59页 |
| 3.5 中心射流对锥形稳燃装置贫熄性能的影响讨论 | 第59-60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4章 以CO为主要可燃成分时的贫熄实验研究 | 第62-70页 |
| 4.1 CH_4+CO为燃料时的贫熄实验及贫熄性能分析 | 第62-65页 |
| 4.2 CH_4+CO+N_2为燃料时的贫熄实验及贫熄性能分析 | 第65-68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0-74页 |
| 5.1 结论 | 第70-71页 |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71页 |
| 5.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1-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