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大清新刑律》罪刑法定原则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14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构造第13-14页
第一章 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原理概述第14-20页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起源与发展第14-17页
        一 法律条文上的起源与发展第14-15页
        二 思想上的起源与发展第15-17页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导向第17-18页
        一 权力制衡第17页
        二 人权保障第17-18页
    第三节 晚清以前中国的罪刑法定第18-20页
第二章 《大清新刑律》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第20-25页
    第一节 规定法不溯及既往第20-21页
    第二节 规定具体的刑罚种类与罪名第21-22页
    第三节 规定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第22页
    第四节 新增“不为罪”的规定第22-23页
    第五节 新增缓刑与假释的规定第23-25页
第三章 《大清新刑律》罪刑法定原则的成因分析第25-29页
    第一节 晚清律法改革的推动第25-26页
    第二节 西方法律思想的影响第26页
    第三节 近代有识之士的促进第26-27页
    第四节 比附援引的落后与治外法权的丧失第27-29页
第四章 《大清新刑律》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局限与不足第29-35页
    第一节 封建色彩依然浓重第29-30页
    第二节 罪名排列尚不合理第30-31页
    第三节 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第31-33页
    第四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缺乏辅助机制第33-35页
        一 缺乏有效的法律解释机制第33页
        二 缺乏完善的司法官员规制机制第33-35页
第五章 《大清新刑律》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第35-41页
    第一节 废除重刑酷法第35-36页
    第二节 否定比附援引第36页
    第三节 确立人人适用法律平等第36-38页
    第四节 启蒙民国初期刑事立法第38-39页
    第五节 开启中国刑法近代化大门第39-41页
第六章 《大清新刑律》罪刑法定原则的启示第41-45页
    第一节 法律改革要彻底第41页
    第二节 学习西方法律要坚持本国国情第41-42页
    第三节“不为罪”规定的启示——结合天津赵春华案件第42-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个人简历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贪污罪的法定刑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