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液压传动论文--液压元件论文--液压控制阀论文

本安型二维(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本质安全技术概述第10-13页
        1.1.1 本质安全技术的由来及发展过程第10-12页
        1.1.2 本安防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第12-13页
    1.2 本安型电液比例换向阀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3-19页
        1.2.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发展概述第13-14页
        1.2.2 电液比例换向阀的发展现状第14-17页
        1.2.3 本质安全型阀的发展现状第17-19页
    1.3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1 选题的意义第19-20页
        1.3.2 研究的内容第20页
    1.4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2章 本安型二维(2D)电液比例阀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第22-34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本安型二维(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工作原理第22-27页
        2.2.1 液压斜槽导控机构的工作原理第22-23页
        2.2.2 本安型二维(2D)电液比例换向阀液压桥路分析第23-24页
        2.2.3 本安型二维(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工作原理第24-27页
    2.3 关键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第27-32页
        2.3.1 电机械转换器的选用第27-28页
        2.3.2 阀体组件的设计与优化第28-31页
        2.3.3 基本参数的计算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压扭联轴器的设计和阀的数学建模及仿真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压扭放大驱动技术第34-38页
        3.2.1 滚子式压扭联轴器的结构第34-35页
        3.2.2 运动关系转化分析第35-36页
        3.2.3 滚子式压扭联轴器特性分析第36-38页
    3.3 斜槽式导控级的数学模型第38-43页
        3.3.1 液压斜槽导控机构数学模型第38-41页
        3.3.2 数学模型的线性化处理第41-43页
    3.4 本安型二维(2D)阀导控级动态特性仿真第43-47页
        3.4.1 频率特性仿真第44-45页
        3.4.2 阶跃特性仿真第45-46页
        3.4.3 影响因素分析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本安型二维(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稳定性分析第48-64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本安型二维(2D)阀导控级稳定性的线性化分析第48-51页
        4.2.1 导控级稳定性的时域分析第48-50页
        4.2.2 导控级稳定性的频域分析第50-51页
    4.3 二维(2D)阀液压斜槽导控机构稳定性的非线性分析第51-62页
        4.3.1 二维(2D)阀斜槽导控机构的开环等效系统第51-52页
        4.3.2 三通阀控液压缸系统正弦运动分析第52-53页
        4.3.3 二维(2D)阀斜槽导控机构液压谐振值的求解第53-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本安型二维(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实验研究第64-72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本安型二维(2D)阀测试系统的搭建第64-67页
        5.2.1 实验系统的组成第64-66页
        5.2.2 实验测试条件第66-67页
    5.3 本安型二维(2D)阀的实验研究第67-71页
        5.3.1 空载流量特性第67-68页
        5.3.2 零位泄漏特性第68-70页
        5.3.3 动态特性第70-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页
    6.2 创新点第72-73页
    6.3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应变与掺杂设计高效光伏材料
下一篇:巨噬细胞介导SDF-1/CXCR4轴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