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3-20页 |
1.1 瘤胃内环境特点 | 第13页 |
1.2 瘤胃微生物 | 第13-15页 |
1.2.1 瘤胃细菌 | 第14页 |
1.2.2 瘤胃真菌 | 第14页 |
1.2.3 瘤胃原虫 | 第14-15页 |
1.3 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国内外研究 | 第15-18页 |
1.3.1 纤维素分解菌国内外研究 | 第15-17页 |
1.3.2 瘤胃固氮菌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4 活菌制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方法 | 第20-28页 |
2.1 试验一:纤维素分解菌与固氮菌的复活与计数 | 第20-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2 CFU平板计数法 | 第21-22页 |
2.2 试验二:体外发酵试验 | 第22-24页 |
2.2.1 试验动物 | 第22页 |
2.2.2 试验试剂 | 第22-23页 |
2.2.3 试验设备 | 第23页 |
2.2.4 混合菌株 | 第23页 |
2.2.5 发酵装置 | 第23页 |
2.2.6 发酵底物 | 第23页 |
2.2.7 培养液的配制 | 第23-24页 |
2.2.8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2.3 发酵指标的测定 | 第24-27页 |
2.3.1 pH的测定 | 第24-25页 |
2.3.2 干物质降解率的测定 | 第25页 |
2.3.3 产气量的测定 | 第25页 |
2.3.4 NH_3-N 浓度的测定 | 第25页 |
2.3.5 微生物蛋白(MCP)的测定) | 第25页 |
2.3.6 维素酶活性的测纤定 | 第25页 |
2.3.7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 第25页 |
2.3.8 纤维分解菌菌群数量变化的测定 | 第25-27页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3.1 固氮菌和纤维素菌的复活培养 | 第28页 |
3.1.1 菌的活化与计数 | 第28页 |
3.2 固氮菌和维素菌混合添加对体外发酵的影响 | 第28-34页 |
3.2.1 混合菌对产气量的影响 | 第28页 |
3.2.2 混合菌对干物质降解率(DMD)的影响定 | 第28页 |
3.2.3 混合菌对pH的影响 | 第28页 |
3.2.4 混合菌对NH_3-N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5 混合菌对MCP的影响 | 第29页 |
3.2.6 混合菌对纤维素酶活的影响 | 第29页 |
3.2.7 混合菌对VFA的影响 | 第29页 |
3.2.8 混合菌对白、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菌群变化的影响 | 第29-34页 |
4 讨论 | 第34-38页 |
4.1 混合菌对产气量和DMD的影响 | 第34页 |
4.2 混合菌对pH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 混合菌对NH_3-N和MCP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 混合菌对纤维素酶活的影响 | 第36页 |
4.5 混合菌对VFA的影响 | 第36-37页 |
4.6 混合菌对菌群变化的影响 | 第37-38页 |
5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