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降胃气法(健胃消胀片)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第1章 文献研究第10-19页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的现代医学认识第10-11页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现状第11-14页
     ·辨证分型不统一,临床运用难掌握第11-12页
     ·辨证论治疗效有差异,不便于临床推广第12-13页
     ·专病专方有局限,脱离中医特色第13-14页
   ·降胃气法治疗CNAG的理论基础第14-19页
     ·《内经》奠定了降胃气理论依据第14-15页
       ·《内经》首次阐明气机的升降出入的重要作用及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第14-15页
       ·对脾胃气机失调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进行多方面论述第15页
     ·《伤寒杂病论》降胃气法探讨第15-16页
       ·胃气失降病证论述举例第15-16页
       ·治病立法顺应胃主降之性第16页
       ·用降胃气理论来指导组方选药第16页
     ·后世医家对"降胃气"理论有进一步的发挥第16-19页
       ·东垣推脾胃论之巅峰,创升阳降浊之典范第17页
       ·张从正活用攻下法以降胃气第17页
       ·叶天士进一步完善"降胃气"理论第17-18页
       ·当代医家对"降胃气"理论的临床应用第18页
       ·降胃气为CNAG的治疗大法第18-19页
第2章 健胃消胀片治疗脾虚气滞型CNAG临床研究第19-29页
   ·资料和方法第19-21页
     ·病例来源第19页
     ·设计方案第19页
     ·病例诊断标准第19-20页
       ·临床诊断标准第19页
       ·内镜诊断标准第19页
       ·病理诊断标准第19-20页
     ·病例选择标准第20-21页
       ·纳入标准第20页
       ·排除标准第20-21页
       ·剔除的标准第21页
   ·一般资料第21-22页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第21页
     ·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严重程度比较第21页
     ·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活动度的比较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治疗方法第22页
     ·疗程第22页
     ·观察指标第22-23页
     ·安全性指标第23页
   ·疗效判定标准第23-24页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第23页
     ·病理疗效判定标准第23页
     ·结果分析及数据处理第23-24页
   ·治疗结果第24-25页
     ·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第24页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病理变化比较第24页
     ·药物安全性观察第24-25页
   ·讨论第25-29页
     ·健胃消胀片组方特色第25-27页
     ·祖国医学对CNAG的认识第27页
     ·健胃消胀片治疗CNAG的研究结果分析第27页
     ·药物安全性评价第27-29页
第3章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3页
附录第33-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难经》迎随补泻刺法之研究
下一篇:中药热敷合手法弹拔压腿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