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安检联网系统设计与安检图像压缩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安检系统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 实验条件第12页
    1.4 论文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与图像压缩基础第14-20页
    2.1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14-16页
        2.1.1 网络体系结构第14-15页
        2.1.2 组网技术基础第15-16页
    2.2 图像压缩技术基础第16-20页
        2.2.1 图像压缩原理第16页
        2.2.2 图像压缩系统框架第16-17页
        2.2.3 图像压缩算法第17页
        2.2.4 图像压缩标准第17-19页
        2.2.5 图像压缩质量评价方法第19-20页
第三章 安检联网系统的设计第20-31页
    3.1 需求分析第20-21页
    3.2 安检联网系统设计第21-30页
        3.2.1 整体框架设计第21-22页
        3.2.2 组网方案设计第22-24页
        3.2.3 软件系统设计第24-30页
    3.3 评价与分析第30-31页
第四章 安检图像压缩方法的研究第31-52页
    4.1 需求分析第31-32页
        4.1.1 无网络环境下压缩的必要性第31页
        4.1.2 网络环境下压缩的必要性第31-32页
    4.2 常用的图像压缩技术第32-34页
        4.2.1 JPEG压缩算法第32-33页
        4.2.2 JPEG2000压缩算法第33-34页
    4.3 安检图像的产生与特性第34-37页
        4.3.1 X射线图像生成原理第34-36页
        4.3.2 安检图像的特性第36-37页
    4.4 安检图像的压缩方法第37-45页
        4.4.1 当前图像压缩技术的问题第37页
        4.4.2 基于DCT的方法和基于DWT的方法第37-38页
        4.4.3 图像预处理第38-44页
        4.4.4 安检图像DCT系数的熵编码第44-45页
    4.5 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第45-50页
        4.5.1 实验环境第46页
        4.5.2 基于DCT的方法第46-48页
        4.5.3 基于DWT的方法第48-49页
        4.5.4 对比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9-50页
    4.6 本章小节第50-5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3页
    5.1 工作总结第52页
    5.2 未来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栾树和榉树对Pb、Zn的耐性和富集特征研究
下一篇: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