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矫形学论文--牙科材料学论文

新型牙根尖充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6页
    1.1 前言第16-17页
    1.2 牙根尖充填材料的种类及应用现状第17-23页
        1.2.1 银汞合金第18页
        1.2.2 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第18-19页
        1.2.3 玻璃离子水门汀第19-20页
        1.2.4 复合树脂第20页
        1.2.5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第20-23页
    1.3 牙根尖充填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第23-28页
        1.3.1 牙根尖充填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整体水平评价第24页
        1.3.2 牙根尖充填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细胞水平评价第24-25页
        1.3.3 牙根尖充填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分子水平评价第25-28页
    1.4 牙根尖充填材料的微渗漏研究第28-32页
        1.4.1 染包法第28-29页
        1.4.2 液体滤过(传输)法第29页
        1.4.3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第29页
        1.4.4 电化学法第29-30页
        1.4.5 扫描电镜(SEM)直接观察法第30页
        1.4.6 葡萄糖定量分析法第30-31页
        1.4.7 细菌或内毒素渗透法第31-32页
    1.5 论文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2-36页
    1.6 参考文献第36-46页
第二章 NHA/TTCP/PAA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第46-86页
    2.1 前言第4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6-56页
        2.2.1 材料和仪器第46-47页
        2.2.2 天然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第47-48页
        2.2.3 NHA/TTCP/PAA的制备及表征第48-49页
        2.2.4 NHA/TTCP/PAA的理化性能第49-53页
        2.2.5 NHA/TTCP/PAA的细胞相容性实验第53-56页
        2.2.6 统计分析第56页
    2.3 结果第56-73页
        2.3.1 天然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第56-58页
        2.3.2 NHA/TTCP/PAA的表征结果第58-60页
        2.3.3 NHA/TTCP/PAA的理化性能第60-66页
        2.3.4 NHA/TTCP/PAA的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第66-73页
    2.4 讨论第73-80页
        2.4.1 天然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第73-74页
        2.4.2 NHA/TTCP/PAA的制备及表征第74-76页
        2.4.3 NHA/TTCP/PAA的理化性能第76-79页
        2.4.4 NHA/TTCP/PAA的细胞相容性第79-80页
    2.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2.6 参考文献第81-86页
第三章 新型牙根尖充填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第86-116页
    3.1 前言第8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86-90页
        3.2.1 材料和仪器第86-87页
        3.2.2 含X射线阻射剂NHA/TTCP/PAA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87-88页
        3.2.3 含X射线阻射剂NHA/TTCP/PAA等材料的理化性能第88页
        3.2.4 含X射线阻射剂NHA/TTCP/PAA等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第88-89页
        3.2.5 统计学处理第89-90页
    3.3 结果第90-107页
        3.3.1 含X射线阻射剂NHA/TTCP/PAA等材料的表征第90-93页
        3.3.2 含X射线阻射剂NHA/TTCP/PAA等材料的理化性能第93-100页
        3.3.3 含X射线阻射剂NHA/TTCP/PAA等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第100-107页
    3.4 讨论第107-112页
        3.4.1 含X射线阻射剂NHA/TTCP/PAA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107-108页
        3.4.2 含X射线阻射剂NHA/TTCP/PAA等材料的理化性能第108-109页
        3.4.3 含X射线阻射剂NHA/TTCP/PAA等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第109-112页
    3.5 本章小结第112页
    3.6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第四章 新型牙根尖充填材料的封闭性研究第116-127页
    4.1 前言第116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116-119页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116页
        4.2.2 染色法检测NRFM、MTA及GIC三种材料对人离体牙微渗漏的影响第116-118页
        4.2.3 染色法检测NRFM、MTA及GIC三种材料对模拟根管微渗漏的影响第118-119页
        4.2.4 SEM检测材料与人离体牙边缘封闭性第119页
        4.2.5 统计学处理第119页
    4.3 结果第119-122页
        4.3.1 离体牙染色法检测实验结果第119-120页
        4.3.2 模拟根管染色染色法检测实验结果第120-121页
        4.3.3 SEM检测实验结果第121-122页
    4.4 讨论第122-124页
    4.5 本章小结第124页
    4.6 参考文献第124-127页
第五章 新型牙根尖充填材料的皮下植入实验第127-141页
    5.1 前言第127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127-132页
        5.2.1 材料和仪器第127-128页
        5.2.2 NRFM、MTA及GIC三种牙根尖充填材料的皮下植入实验第128-131页
        5.2.3 生物反应评价第131-132页
        5.2.4 统计学处理第132页
    5.3 结果第132-136页
        5.3.1 材料皮下植入实验的大体观察实验结果第132页
        5.3.2 材料皮下植入实验的组织学观察实验结果第132-136页
    5.4 讨论第136-138页
    5.5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5.6 参考文献第139-141页
第六章 新型牙根尖充填材料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研究第141-158页
    6.1 前言第141页
    6.2 材料和方法第141-145页
        6.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141-142页
        6.2.2 NRFM、MTA及GIC三种牙根尖充填材料对MG-63细胞相容性研究第142-143页
        6.2.3 MG-63细胞在NRFM、MTA及GIC三种材料表面生长的检测第143-144页
        6.2.4 NRFM、MTA及GIC三种材料浸提液钙离子浓度的检测第144页
        6.2.5 酶动力学检测ALP活性、细胞总蛋白含量测定第144页
        6.2.6 茜素红染色检测第144-145页
        6.2.7 统计学处理第145页
    6.3 结果第145-151页
        6.3.1 MTT比色法检测NRFM、MTA及GIC三种牙根尖充填材料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第145-147页
        6.3.2 MG-63细胞在NRFM、MTA及GIC三种材料表面粘附生长的检测结果第147-149页
        6.3.3 NRFM、MTA及GIC三种等材料浸提液钙离子浓度检测结果第149-150页
        6.3.4 碱性磷酸酶活性第150页
        6.3.5 茜素红染色实验结果第150-151页
    6.4 讨论第151-154页
    6.5 本章小结第154-155页
    6.6 参考文献第155-158页
第七章 新型牙根尖充填材料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分化影响的基因表达谱分析第158-204页
    7.1 前言第158页
    7.2 材料和方法第158-161页
        7.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158页
        7.2.2 NRFM、MTA及GIC三种牙根尖充填材料与MG-63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建立第158-159页
        7.2.3 总RNA的提取及质量评估第159页
        7.2.4 基因表达谱芯片实验第159-160页
        7.2.5 qRT-PCR验证实验第160-161页
        7.2.6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61页
        7.2.7 统计分析第161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61-199页
        7.3.1 总RNA的纯度和质量检测结果与讨论第161-162页
        7.3.2 基因表达谱芯片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62-165页
        7.3.3 qRT-PCR验证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65-170页
        7.3.4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第170-199页
    7.4 本章小结第199页
    7.5 参考文献第199-204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204-208页
    8.1 全文总结第204-205页
    8.2 创新点第205-206页
    8.3 展望第206-208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208-209页
在校期间获得的专利授权第209-210页
致谢第210页

论文共2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红树林群落恢复过程中林下更新、土壤与水质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