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以《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3页
        1.1.1 顺应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理念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第9-10页
        1.1.2 基于改善高中生物教与学的现状的需要第10-12页
        1.1.3 符合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第12页
        1.1.4 符合高中学生的发展特点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内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外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20页
        1.3.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20页
第2章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与方法第20-30页
    2.1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0-24页
        2.1.1 实用主义理论第20-21页
        2.1.2 生活教育理论第21页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1-22页
        2.1.4 情境认知理论第22-24页
    2.2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4-26页
        2.2.1 生活化教学第24-25页
        2.2.2 教学情境第25页
        2.2.3 生活化教学情境第25页
        2.2.4 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第25-26页
    2.3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特点第26-28页
        2.3.1 生活性第26页
        2.3.2 互动性第26-27页
        2.3.3 直观性第27页
        2.3.4 趣味性第27页
        2.3.5 情感性第27-28页
    2.4 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第28-30页
        2.4.1 文献研究法第28页
        2.4.2 问卷调查法第28页
        2.4.3 案例分析法第28-29页
        2.4.4 观察法第29-30页
第3章 高中生物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第30-45页
    3.1 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第30页
    3.2 问卷的设计第30-31页
    3.3 数据分析第31页
    3.4 调查结果初步分析第31-42页
        3.4.1 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及原因第31-33页
        3.4.2 学生对重难点内容学习情况第33-34页
        3.4.3 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态度第34-35页
        3.4.4 学生对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态度第35-39页
        3.4.5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态度第39-41页
        3.4.6 学生生活知识测验结果第41-42页
    3.5 调查结果总体分析第42-45页
        3.5.1 调查结果呈现出的优势第42页
        3.5.2 调查结果反应出的问题第42-45页
第4章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第45-55页
    4.1 借助生活现象与热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情境中引入第45-47页
    4.2 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情境中体验第47-50页
        4.2.1 创设生活化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第47-48页
        4.2.2 创设生活化体验情境,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第48-50页
    4.3 灵活运用语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情境中感悟第50-52页
        4.3.1 运用形象化的比喻,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第50-51页
        4.3.2 巧用文学化语言激活生物课堂教学第51-52页
    4.4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情境中认识第52-53页
    4.5 将社会生活融入习题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情境中应用第53-55页
第5章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第55-76页
    5.1 生物教材中有关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内容解读(以人教版为例)第55-60页
        5.1.1 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分析第55-56页
        5.1.2 高中生物必修1中符合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知识点梳理第56-60页
    5.2 高中生物生活化情境教学具体案例及分析第60-76页
        5.2.1 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构建概念第60-65页
        5.2.2 创设生活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第65-71页
        5.2.3 创设生活情境,构建知识体系第71-76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76-80页
    6.1 研究结论第76-77页
    6.2 创新之处第77-78页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78页
    6.4 建议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附录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互联网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基于web1.0时代与web2.0时代的对比视角分析
下一篇:当前我国公民网络反腐现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