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架设方法论文--悬臂架设、悬臂灌注论文

大跨度PC连续梁桥悬浇施工阶段预应力损失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第8-9页
        1.1.1 预应力混凝土的早期发展第8-9页
        1.1.2 预应力混凝土概念第9页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现状第9-11页
    1.3 预应力损失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1 有效预应力分析第11页
        1.3.2 预应力损失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2-14页
        1.4.1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预应力损失的理论分析及计算第14-30页
    2.1 概述第14-15页
    2.2 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第15页
    2.3 预应力损失的理论分析计算第15-25页
        2.3.1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第15-18页
        2.3.2 锚具变形与压密、预应力筋回缩和接缝压密引起的应力损失第18-20页
        2.3.3 混凝土弹性变形引起的应力损失第20-21页
        2.3.4 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第21-22页
        2.3.5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第22-25页
    2.4 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力第25-26页
    2.5 理论计算预应力损失值第26-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浇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损失监测第30-51页
    3.1 工程简介第30-31页
    3.2 监测方案第31-36页
        3.2.1 监测目的及意义第31页
        3.2.2 磁通量传感器工作原理第31-32页
        3.2.3 监测内容第32-34页
        3.2.4 监测方法与步骤第34-36页
    3.3 实测结果分析第36-49页
        3.3.1 实测数据第36-43页
        3.3.2 实测结果分析第43-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实测预应力损失对比分析第51-68页
    4.1 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第51-56页
        4.1.1 摩阻损失结果对比分析第51-52页
        4.1.2 锚固阶段预应力损失对比分析第52-54页
        4.1.3 第二批预应力损失对比分析第54-56页
    4.2 有限元模型分析预应力损失第56-62页
        4.2.1 MIDAS/Civil模拟悬臂施工阶段预应力损失第57-58页
        4.2.2 建立模型第58-61页
        4.2.3 模型模拟结果第61-62页
    4.3 理论计算、模型模拟和实测预应力损失值对比分析第62-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5.1 结论第68-69页
    5.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矢量空间数据实体匹配方法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A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