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中等收入群体及其与消费的内在关系 | 第17-23页 |
2.1 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界定 | 第17-20页 |
2.1.1 中等收入群体的不同划分 | 第17-18页 |
2.1.2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界定 | 第18-19页 |
2.1.3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2.2 中等收入群体与消费的关系机理 | 第20-23页 |
2.2.1 收入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 | 第20-21页 |
2.2.2 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中坚力量 | 第21-23页 |
3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23-32页 |
3.1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 | 第23-26页 |
3.1.1 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比重 | 第23页 |
3.1.2 中等收入群体职业构成状况 | 第23-24页 |
3.1.3 中等收入群体的财产收入状况 | 第24-25页 |
3.1.4 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 | 第25-26页 |
3.2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3.2.1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小导致消费断层的出现 | 第26-27页 |
3.2.2 中等收入群体内部分化严重 | 第27页 |
3.2.3 中等收入群体缺乏良好的消费预期 | 第27-28页 |
3.3.我国中等收入群体问题的原因 | 第28-32页 |
3.3.1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 | 第28-29页 |
3.3.2 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 | 第29-30页 |
3.3.3 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 | 第30页 |
3.3.4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 第30-31页 |
3.3.5 劳动力供过于求,工资水平低 | 第31-32页 |
4 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探析 | 第32-40页 |
4.1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32-35页 |
4.1.1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经验及启示 | 第32-33页 |
4.1.2 美、英、西欧增加居民收入的经验及启示 | 第33-34页 |
4.1.3 拉美国家解决收入差距的措施及教训 | 第34-35页 |
4.2 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探讨 | 第35-40页 |
4.2.1 稳定现有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 第35-36页 |
4.2.2 防止中等收入群体的中低收入者滑落至低收入群体 | 第36-37页 |
4.2.3 推动最有可能群体进入中等收入行列 | 第37-38页 |
4.2.4 大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 第38-40页 |
5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