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来源研究 | 第9-10页 |
1.1.2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的研究 | 第10页 |
1.1.3 果树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的研究 | 第10-11页 |
1.1.4 猕猴桃种植基地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内容设计 | 第14-18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4-16页 |
2.1.1 水城猕猴桃种植基地 | 第14-15页 |
2.1.2 修文猕猴桃种植基地 | 第15-16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2.2.1 猕猴桃种植基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16页 |
2.2.2 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 第16页 |
2.2.3 土壤-猕猴桃重金属含量及富集情况分析 | 第16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3.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18-19页 |
3.2 样品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3.3 评价标准 | 第20页 |
3.4 评价方法 | 第20-24页 |
3.4.1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及内梅罗污染指数法 | 第20-21页 |
3.4.2 地积累指数法(inex of geo-accumulation) | 第21-22页 |
3.4.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 第22-23页 |
3.4.4 植物重金属富集系数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52页 |
4.1 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pH及重金属的含量 | 第24-25页 |
4.1.1 土壤pH及重金属的含量 | 第24-25页 |
4.1.2 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 第25页 |
4.2 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 | 第25-32页 |
4.2.1 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的主成份分析 | 第25-28页 |
4.2.2 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的多元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4.2.3 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pH与各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2页 |
4.3 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的安全性评价 | 第32-44页 |
4.3.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第32-34页 |
4.3.1.1 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 | 第32-33页 |
4.3.1.2 基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评价 | 第33-34页 |
4.3.2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 | 第34-36页 |
4.3.2.1 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 | 第34-35页 |
4.3.2.2 基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评价 | 第35-36页 |
4.3.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第36-40页 |
4.3.3.1 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 | 第36-38页 |
4.3.3.2 基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评价 | 第38-40页 |
4.3.4 地积累指数法评价 | 第40-44页 |
4.3.4.1 修文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40-42页 |
4.3.4.2 水城基地土壤重金属评价 | 第42-44页 |
4.4 土壤-猕猴桃重金属含量及富集分析 | 第44-52页 |
4.4.1 猕猴桃果中重金属的含量情况 | 第44-46页 |
4.4.2 猕猴桃茎、叶、果对重金属富集情况 | 第46-48页 |
4.4.3 不同品种猕猴桃的重金属富集特点 | 第48-52页 |
4.4.3.1 不同品种猕猴桃茎的重金属富集能力比较 | 第48-49页 |
4.4.3.2 不同品种猕猴桃叶的重金属富集能力 | 第49-50页 |
4.4.3.3 不同品种猕猴桃果的重金属富集能力 | 第50-52页 |
5 结论与创新点 | 第52-5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2-54页 |
5.1.1 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受“外源性因子”影响较大 | 第52-53页 |
5.1.2 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环境基本安全 | 第53页 |
5.1.3 重金属在猕猴桃茎的富集系数总体小于叶,重金属在果中的富集系数最小 | 第53-54页 |
5.2 创新点与不足 | 第54-56页 |
5.2.1 创新点 | 第54-55页 |
5.2.2 不足与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