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运营技术论文--公路运输安全技术论文

山区高速公路路侧安全风险辨识及改善措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路侧安全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路侧安全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3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6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路侧事故及路侧特征概述第16-25页
    2.1 路侧事故的界定第16页
    2.2 路侧客体环境与路侧安全的关系第16-21页
        2.2.1 路侧净区的概念第16-18页
        2.2.2 路侧危险物对路侧安全的影响第18-21页
    2.3 山区高速公路路侧安全现状分析第21-24页
        2.3.1 事故数据与基础资料收集第21-22页
        2.3.2 路侧事故统计分析第22-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路侧事故特征分析及危险因素辨识第25-38页
    3.1 路侧事故特征分析第25-32页
        3.1.1 时间分布特征第25-26页
        3.1.2 空间分布特征第26-29页
        3.1.3 驾驶员特征第29-30页
        3.1.4 不良驾驶行为特征第30-31页
        3.1.5 天气分布特征第31-32页
        3.1.6 事故车辆类型特征第32页
    3.2 基于Logit模型的路侧事故危险因素辨识第32-37页
        3.2.1 Logit模型概述第32-34页
        3.2.2 模型校验第34页
        3.2.3 指标选取与变量处理第34-36页
        3.2.4 结果分析第36-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山区高速公路路侧安全风险评价第38-53页
    4.1 基于粗糙集理论与AHP的路侧危险度评价方法第39-46页
        4.1.1 评价原则第39页
        4.1.2 评价指标选取及标准划分第39-41页
        4.1.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客观权重确定方法第41-44页
        4.1.4 基于AHP方法的权重确定第44-45页
        4.1.5 综合权重的确定第45-46页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路侧事故预测第46-51页
        4.2.1 BP神经网络概述第47-48页
        4.2.2 样本数据处理及网络参数设定第48-49页
        4.2.3 训练结果分析第49-51页
    4.3 路侧安全综合风险评价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山区高速公路路侧安全改善措施第53-68页
    5.1 主动防护措施第53-59页
        5.1.1 平曲线路段第53-55页
        5.1.2 长陡下坡路段第55-56页
        5.1.3 不良天气条件下的处置措施第56-59页
    5.2 被动防护措施第59-65页
        5.2.1 路侧障碍物处理第59-60页
        5.2.2 护栏设置原则第60-61页
        5.2.3 护栏选型第61-63页
        5.2.4 护栏的优化处理第63-65页
    5.3 安全改善案例第65-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68-69页
    不足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纤梭菌及纤维小体降解结晶纤维素超微结构分析
下一篇:A管理咨询公司成本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