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线粒体DNA单倍型的研究 | 第9-12页 |
1.1.1 线粒体DNA多态性早期研究及线粒体突变与表型的关系 | 第9-10页 |
1.1.2 线粒体DNA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 第10页 |
1.1.3 线粒体DNA单倍型在致病疫霉群体中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 致病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 植物病原真菌温度适应性的研究 | 第14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2.1 材料 | 第16页 |
2.1.1 供试培养基 | 第16页 |
2.1.2 供试马铃薯品种 | 第16页 |
2.1.3 供试试剂 | 第16页 |
2.1.4 供试仪器 | 第16页 |
2.2 方法 | 第16-20页 |
2.2.1 致病疫霉菌株的采集和分离 | 第16-17页 |
2.2.2 致病疫霉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 第17页 |
2.2.3 致病疫霉mtDNA单倍型的测定 | 第17-18页 |
2.2.4 致病疫霉SSR基因型的测定 | 第18-20页 |
2.2.5 东北地区不同线粒体单倍型致病疫霉温度适应性及致病性的测定 | 第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8页 |
3.1 致病疫霉的采集和分离 | 第20-22页 |
3.2 东北和华北地区致病疫霉线粒体DNA单倍型的测定与分析 | 第22-25页 |
3.2.1 东北和华北地区致病疫霉群体代表性菌株的凝胶电泳 | 第22页 |
3.2.2 东北、华北两区致病疫霉在线粒体两个高变区类型的比较 | 第22-24页 |
3.2.3 东北和华北两区不同省份致病疫霉线粒体单倍型的比较 | 第24-25页 |
3.3 东北和华北地区致病疫霉群体SSR基因型的测定与分析 | 第25-32页 |
3.3.1 致病疫霉群体SSR等位基因及发生频率 | 第25-29页 |
3.3.2 东北和华北地区致病疫霉群体SSR基因型分析 | 第29-31页 |
3.3.3 东北和华北地区各省致病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1页 |
3.3.4 东北和华北地区各省致病疫霉群体遗传分化 | 第31-32页 |
3.4 东北地区不同线粒体单倍型致病疫霉温度适应性和致病力的测定 | 第32-38页 |
3.4.1 不同线粒体单倍型致病疫霉菌株温度适应性的测定 | 第32-35页 |
3.4.2 不同线粒体单倍型致病疫霉菌株致病力的测定 | 第35-38页 |
4. 讨论 | 第38-41页 |
4.1 致病疫霉线粒体单倍型与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 | 第38页 |
4.2 我国致病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38-40页 |
4.3 致病疫霉线粒体单倍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 第40-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附录A DNA提取所用试剂的配制 | 第47-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