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按体制分论文--光学定位雷达、激光雷达论文

海洋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初步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7-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方法第19-2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22-23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2页
        1.3.2 创新点第22-23页
第2章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设备选型第23-29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激光雷达第23-24页
    2.3 航标灯第24-25页
    2.4 电源系统选取第25-28页
        2.4.1 分系统功率及功耗计算第25-26页
        2.4.2 蓄电池选取第26-27页
        2.4.3 太阳能电池选取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总体设计第29-43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的浮体设计第29-38页
        3.2.1 浮体结构型式选择第29-32页
        3.2.2 浮体主尺度确定第32-35页
        3.2.3 浮体内的仪器布置第35-37页
        3.2.4 浮体安全性设计第37-38页
    3.3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的塔架方案设计第38-39页
    3.4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的重量和重心的估算第39-40页
    3.5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的浮心坐标计算第40页
    3.6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的横摇固有周期计算第40-41页
    3.7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运动响应频域分析第43-61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所受波浪载荷的组成第43-44页
    4.3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频域响应计算原理第44-45页
        4.3.1 频域运动方程第44页
        4.3.2 运动传递函数第44-45页
    4.4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水动力参数计算结果分析第45-53页
        4.4.1 坐标系的建立第45页
        4.4.2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的模型建立第45-46页
        4.4.3 幅值响应算子第46-48页
        4.4.4 附加质量与辐射阻尼第48-51页
        4.4.5 一阶波浪力激励力第51-52页
        4.4.6 二阶波浪力第52-53页
    4.5 水深对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运动性能的影响第53-55页
    4.6 粘性阻尼系数对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运动性能的影响第55-58页
        4.6.1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的自由衰减第55-56页
        4.6.2 计算模型建立第56-57页
        4.6.3 横摇静水力衰减曲线计算结果第57页
        4.6.4 粘性阻尼对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运动响应的影响第57-58页
    4.7 本章小结第58-61页
第5章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运动响应时域分析第61-79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运动响应时域分析理论第61-64页
        5.2.1 波浪力的傅氏变换第61-62页
        5.2.2 延迟函数第62-64页
        5.2.3 时域运动方程第64页
    5.3 粘性阻尼计算第64-65页
    5.4 系泊设计和计算工况第65-67页
    5.5 时域计算结果第67-71页
        5.5.1 时域历程分析第67-69页
        5.5.2 时域计算统计结果第69-71页
    5.6 系泊方案设计对系泊性能的影响第71-74页
        5.6.1 系泊点位置的影响第72-73页
        5.6.2 系缆长度的影响第73-74页
    5.7 三段式系泊系统设计第74页
    5.8 时域计算结果第74-77页
        5.8.1 时域历程分析第74-76页
        5.8.2 时域计算统计结果第76-77页
    5.9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6章 浮动式激光雷达测风装置模型试验第79-93页
    6.1 引言第79页
    6.2 试验目的第79页
    6.3 试验测量内容第79-80页
    6.4 模型尺寸第80-82页
        6.4.1 相似理论第80-82页
        6.4.2 模型主尺度第82页
    6.5 模型制作第82-83页
    6.6 模型重量、重心及惯量的调节第83-87页
        6.6.1 重量的调节第83-84页
        6.6.2 重心位置的调节第84-86页
        6.6.3 惯量的调节第86-87页
    6.7 规则波试验第87-92页
        6.7.1 测量系统第87页
        6.7.2 测试仪器及其布置第87-88页
        6.7.3 测试仪器标定第88-89页
        6.7.4 试验工况第89页
        6.7.5 波高测量处理方法第89-90页
        6.7.6 运动响应测量处理方法第90-91页
        6.7.7 幅值响应算子曲线处理方法第91页
        6.7.8 幅值响应算子曲线对比第91-92页
    6.8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93-97页
    7.1 本文总结第93-94页
    7.2 研究展望第94-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学术成果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详细摘要第104-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徐新六的人际网络
下一篇:关于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