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

基于改进功率介数的电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电网风险评估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电网故障后果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电网风险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3-15页
第2章 电网节点和线路重要度研究第15-25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电网中潮流流动关系分析第15-18页
        2.2.1 比例分配原则第15-16页
        2.2.2 有损网络向无损网络的转化第16页
        2.2.3 逆流追踪法和顺流追踪法第16-18页
    2.3 功率介数概念及计算方法第18-21页
        2.3.1 节点功率介数概念及计算方法第19-20页
        2.3.2 线路功率介数概念及计算方法第20-21页
    2.4 改进功率介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第21-24页
        2.4.1 节点改进功率介数概念及计算方法第22-23页
        2.4.2 线路改进功率介数概念及计算方法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电网故障后果指标评价体系第25-35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电网网络拓扑结构指标第25-27页
        3.2.1 网络效率的概念第25-26页
        3.2.2 基于线路改进功率介数的网络效率第26-27页
    3.3 电网潮流分布指标第27-29页
        3.3.1 潮流熵理论第27-28页
        3.3.2 基于线路改进功率介数的加权潮流熵第28-29页
    3.4 电压偏移严重度指标第29-31页
        3.4.1 效用理论第29-30页
        3.4.2 基于节点改进功率介数的电压偏移严重度第30-31页
    3.5 负荷损失严重度指标第31-33页
        3.5.1 基于直流潮流的最优负荷削减模型第31-32页
        3.5.2 改进的最优负荷削减模型第32-33页
    3.6 电网故障后果指标体系第33-34页
    3.7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电网风险评估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第35-43页
    4.1 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第35-40页
        4.1.1 模糊层次分析法第35-36页
        4.1.2 直觉模糊集第36-37页
        4.1.3 直觉模糊数的运算法则第37页
        4.1.4 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第37-40页
    4.2 电网故障概率研究第40-41页
    4.3 电网风险综合评估第4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算例分析第43-49页
    5.1 IEEE算例分析第43-45页
        5.1.1 IEEE30节点算例设计第43页
        5.1.2 线路和节点的重要度分析第43-44页
        5.1.3 IEEE30节点风险评估结果第44-45页
    5.2 广东电网实际算例分析第45-49页
        5.2.1 广东某地区电网简介第45-46页
        5.2.2 广东某地区风险评估结果第46-4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6.1 结论第49-50页
    6.2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DP、DKDP晶体拉曼散射特性研究
下一篇:多终端一体化高校网站群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