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土地法论文--农业土地法论文

宅基地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背景第11页
        1.1.2 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成果概述第12-13页
        1.2.1 国内研究成果第12-13页
        1.2.2 境外研究成果第13页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3-14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4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4-15页
        1.4.1 创新点第14页
        1.4.2 存在的不足第14-15页
第2章 宅基地制度概述第15-24页
    2.1 宅基地的概念第15-18页
        2.1.1 定义第15-16页
        2.1.2 特征第16-17页
        2.1.3 功能第17-18页
    2.2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第18-19页
        2.2.1 定义第18页
        2.2.2 特征第18-19页
        2.2.3 功能第19页
    2.3 宅基地制度的产生与演进第19-24页
        2.3.1 宅基地私有与“房地合一”第19-20页
        2.3.2 宅基地“两权分离”的确立第20-21页
        2.3.3 宅基地使用权的逐步完善第21-22页
        2.3.4 宅基地使用权的严格管制第22-24页
第3章 宅基地制度的现状第24-31页
    3.1 基本情况第24-26页
        3.1.1 二元化的产权制度第24页
        3.1.2 基于身份的分配制度第24-25页
        3.1.3 福利性质的使用制度第25页
        3.1.4 有限的流转制度第25页
        3.1.5 多环节的管理制度第25-26页
    3.2 存在的问题第26-31页
        3.2.1 规划计划不足第26-27页
        3.2.2 审批监管不力第27-29页
        3.2.3 流转机制缺失第29-30页
        3.2.4 权能设置不足第30-31页
第4章 宅基地制度的探索第31-40页
    4.1 主要情况第31-35页
        4.1.1 天津“宅基地换住房”第31-32页
        4.1.2 嘉兴“两分两换”第32-33页
        4.1.3 重庆“地票”第33-34页
        4.1.4 广东“三旧”改造第34-35页
    4.2 主要成效第35-36页
        4.2.1 缓解二元用地矛盾第35页
        4.2.2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第35-36页
        4.2.3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第36页
        4.2.4 增加农民财产收入第36页
    4.3 启示第36-40页
        4.3.1 宅基地制度改革十分必要和紧迫第36-37页
        4.3.2 宅基地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第37页
        4.3.3 宅基地制度改革可以释放巨大的红利第37-38页
        4.3.4 宅基地制度改革必须把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第38-40页
第5章 重要问题探讨第40-48页
    5.1 城镇居民购买和继承宅基地问题第40-43页
        5.1.1 法律和政策第40-41页
        5.1.2 存在的利弊第41-42页
        5.1.3 解决问题的可能第42-43页
    5.2“小产权房”问题第43-45页
        5.2.1“小产权房”的性质和由来第43页
        5.2.2 存在的利弊第43-44页
        5.2.3 解决问题的可能第44-45页
    5.3“逆城市化”问题第45-48页
        5.3.1 形式和成因第45-46页
        5.3.2 存在的利弊第46页
        5.3.3 解决问题的可能第46-48页
第6章 未来宅基地制度的构想第48-55页
    6.1 加强宅基地制度的顶层设计第48-50页
        6.1.1 统筹市场经济第48-49页
        6.1.2 统筹城乡发展第49页
        6.1.3 统筹制度改革第49-50页
    6.2 改革宅基地产权制度第50-52页
        6.2.1 探索产权国有第50-51页
        6.2.2 完善用益物权第51页
        6.2.3 使用权有限流转第51页
        6.2.4 有偿取得和退出第51-52页
    6.3 完善用途管制第52-53页
        6.3.1 实行源头保护第52-53页
        6.3.2 提高规划刚性第53页
    6.4 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用地第53-55页
        6.4.1 改革管理体制第53-54页
        6.4.2 探索“土地警察”制度第54-55页
第7章 结论和讨论第55-56页
    7.1 结论第55页
    7.2 讨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像”--以《中国游记》为中心
下一篇:表面复合处理对La-Mg-Ni系A2B7型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