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轧制论文--轧制工艺论文--轧制方法论文--冷轧论文

冷轧板带的振动时效处理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页
    1.2 振动时效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历史第11-13页
        1.2.1 振动时效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历史第11-12页
        1.2.2 振动时效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历史第12-13页
    1.3 振动时效技术的优点第13-14页
    1.4 振动时效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14-16页
        1.4.1 振动时效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1.4.2 振动时效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5-16页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1.6.1 冷轧薄板带的振动时效工艺研究第17页
        1.6.2 对冷轧板带进行振动时效仿真及试验第17-18页
第2章 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分析第18-29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残余应力分析第18-21页
        2.2.1 残余应力产生的机理第18-19页
        2.2.2 残余应力对工件的影响第19-20页
        2.2.3 冷轧板带内的残余应力及其影响第20-21页
    2.3 振动时效的机理分析第21-27页
        2.3.1 振动时效的宏观机理分析第21-24页
        2.3.2 振动时效的微观机理分析第24-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冷轧板带振动时效工艺的研究第29-39页
    3.1 激振设备第29-30页
    3.2 振动时效三大参数及动应力的确定第30-32页
        3.2.1 激振力第30页
        3.2.2 激振频率第30-31页
        3.2.3 激振时间第31页
        3.2.4 动应力大小的选择第31-32页
    3.3 工件的约束及激振器的安装第32-33页
    3.4 振动时效的评价第33-34页
    3.5 板带振动时效试验夹紧装置的设计第34-38页
        3.5.1 设计依据第34-35页
        3.5.2 振动时效夹紧装置第35-37页
        3.5.3 激振方法的改进第37-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冷轧板带振动时效的动力学模拟第39-59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冷轧板带的模态分析第39-42页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第39-40页
        4.2.2 施加载荷、约束及求解第40页
        4.2.3 模态分析结果及分析第40-42页
    4.3 冷轧板带的谐响应分析第42-49页
        4.3.1 问题描述第43页
        4.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第43-44页
        4.3.3 施加载荷、约束及求解第44页
        4.3.4 谐响应分析结果及分析第44-49页
    4.4 冷轧板带的振动时效分析第49-58页
        4.4.1 对板带有限元模型施加残余应力第49-51页
        4.4.2 振动时效仿真第51-52页
        4.4.3 振动时效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2-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冷轧板带的振动测试及振动时效处理第59-77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试验材料及设备第59-62页
        5.2.1 试验材料第59-60页
        5.2.2 试验设备第60-62页
    5.3 长板带试样振动时效试验第62-72页
        5.3.1 试验方法第62-67页
        5.3.2 试验结果及其后处理分析第67-72页
    5.4 短板带试样的振动时效试验第72-76页
        5.4.1 试验方法第72-73页
        5.4.2 试样振动前后固有频率的变化第73页
        5.4.3 试样振动前后残余应力的变化第73-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醚砜基改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