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基于脑机接口的精神疲劳评估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1 绪论第8-17页
   ·精神疲劳简介第8-12页
     ·精神疲劳的概念第8-10页
     ·精神疲劳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基于脑电信号的精神疲劳的研究意义第12页
   ·本文的研究基础第12-15页
     ·大脑结构第12-13页
     ·脑电的产生机制及其基本特征第13-14页
     ·精神疲劳脑电信号的研究依据第14-1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基于小波分析的精神疲劳脑电特征提取第17-27页
   ·小波变换理论第17-19页
     ·连续小波变换第17-18页
     ·离散小波变换第18-19页
   ·多分辨率分析第19-20页
   ·小波包分析第20-22页
   ·表征精神疲劳的脑电特征的选取第22-27页
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精神疲劳状态评估第27-36页
   ·模糊集理论与应用第27-33页
     ·绝对相对隶属度概念第27-29页
     ·最大隶属度原则的不适用性第29-30页
     ·相对状态的级别特征值第30页
     ·模糊综合评判第30-33页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精神疲劳分级评估第33-36页
4 精神疲劳测试系统实现第36-46页
   ·基于网络端口的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第37-42页
     ·服务器与客户端通过套接字的网络连接第38-39页
     ·SCAN4.3 软件数据包格式第39-42页
   ·数据分析处理部分第42-46页
5 精神疲劳实验设计及其结果分析第46-58页
   ·实验设计第46-48页
     ·实验平台 NEUROSCAN 简介第46-47页
     ·精神疲劳实验设计第47-48页
   ·精神疲劳测试实验分析第48-56页
     ·脑电基本节律相对能量的计算第48-52页
     ·脑电信号小波包熵值的计算第52-53页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精神疲劳分级第53-56页
   ·精神疲劳测试系统实验第56-5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8-61页
   ·总结第58-59页
   ·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胶囊内窥镜体外影像接收装置的研究
下一篇:经硬脑膜的视皮层神经活动的检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