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质异常评价因子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质异常评价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水质评价因子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水质异常评价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论文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鱼类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第17-28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图像预处理第17-21页
        2.2.1 双边滤波原理第17-18页
        2.2.2 对数域DCT光照补偿第18-19页
        2.2.3 图像预处理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9-21页
    2.3 鱼类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第21-27页
        2.3.1 运动目标检测原理第21-24页
        2.3.2 运动目标跟踪原理第24-26页
        2.3.3 鱼类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实验结果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支持向量机基本原理第28-40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支持向量机的统计学原理第28-31页
        3.2.1 机器学习问题第28-29页
        3.2.2 经验风险最小化第29页
        3.2.3 VC维理论与边界理论第29-30页
        3.2.4 结构风险小化原则第30-31页
    3.3 支持向量机基本算法第31-34页
        3.3.1 线性支持向量机第31-33页
        3.3.2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第33-34页
    3.4 支持向量机的特点第34页
    3.5 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选取第34-39页
        3.5.1 SVM模型的参数对模型的影响第34-35页
        3.5.2 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选择模型参数第35-37页
        3.5.3 遗传算法优化选择模型参数第37-38页
        3.5.4 网格搜索法优化选择模型参数第38-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基于传统特征参数的水质异常评价因子研究第40-52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水质指示物的选取第40页
    4.3 水质变化对鱼类运动轨迹的影响规律第40-42页
    4.4 传统鱼类运动行为特征参数的定义第42页
    4.5 基于计算机视觉与SVM的水质异常评价方法第42-44页
        4.5.1 水质异常评价原理第42-44页
        4.5.2 建立水质评价模型第44页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51页
        4.6.1 特征参数的优选及预处理第44-46页
        4.6.2 建立样本集第46页
        4.6.3 支持向量机核函数的选取第46页
        4.6.4 径向基核函数参数和惩罚因子的优化第46-50页
        4.6.5 基于优化的SVM的水质异常评价第50-51页
    4.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基于曲率、邻近特征的水质异常评价因子研究第52-64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鱼类个体间差异分析第52-54页
    5.3 基于曲率、邻近特征的鱼类运动行为特征参数第54-55页
    5.4 基于F-Score方法的特征参数预处理第55-56页
    5.5 考察鱼类运动行为参数和水质定量关系的准确性第56-57页
    5.6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63页
        5.6.1 建立水质异常评价因子数据库第57-59页
        5.6.2 水质评价因子的有效性分析第59-62页
        5.6.3 基于曲率、邻近特征水质异常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分析第62-63页
    5.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硬化性肺细胞瘤发生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青老年肺癌特点对比分析
下一篇:老年妇科良恶性肿瘤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