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餐饮食品安全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 第18-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食品安全 | 第18页 |
2.1.2 餐饮食品安全 | 第18-19页 |
2.2 理论研究依据 | 第19-20页 |
2.2.1 外部性理论 | 第19页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餐饮食品监管体制演变及盐都区餐饮现状 | 第20-24页 |
3.1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演变 | 第20-22页 |
3.1.1 我国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沿革 | 第20-21页 |
3.1.2 盐城市盐都区餐饮食品监管系统沿革 | 第21-22页 |
3.2 盐都区餐饮安全监管概况 | 第22-24页 |
3.2.1 餐饮单位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3.2.2 各类监管对象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盐都区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 | 第24-37页 |
4.1 餐饮食品监管法律体系存在漏洞 | 第24-26页 |
4.1.1 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 第24页 |
4.1.2 餐饮食品监管地方立法欠缺 | 第24-25页 |
4.1.3 餐饮食品标准体系滞后 | 第25-26页 |
4.2 餐饮食品监管部门体制运转不畅 | 第26-28页 |
4.2.1 监管主体力量薄弱 | 第26-27页 |
4.2.2 监管手段简单落后 | 第27页 |
4.2.3 监管运行体制不完善 | 第27-28页 |
4.3 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缺失 | 第28-31页 |
4.3.1 无证经营现象普遍 | 第28-29页 |
4.3.2 设施设备场所功能布局问题 | 第29-30页 |
4.3.3 餐饮从业人员群体素质偏低 | 第30页 |
4.3.4 部分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意识缺失 | 第30-31页 |
4.4 餐饮食品缺乏社会监督力量 | 第31-34页 |
4.4.1 行业协会约束力有限 | 第31-32页 |
4.4.2 新闻媒体舆论引导偏差 | 第32-33页 |
4.4.3 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 | 第33-34页 |
4.5 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平台缺失 | 第34-37页 |
4.5.1 餐饮食品信息公开不足 | 第34-35页 |
4.5.2 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失灵 | 第35-37页 |
第五章 盐都区餐饮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5.1 政府部门层面的原因 | 第37-38页 |
5.1.1 配套法律法规方面的原因 | 第37页 |
5.1.2 监管主体方面的原因 | 第37页 |
5.1.3 信息资源整合公开方面的原因 | 第37-38页 |
5.2 餐饮经营单位层面的原因 | 第38页 |
5.2.1 餐饮行业自身特点的原因 | 第38页 |
5.2.2 餐饮从业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 | 第38页 |
5.2.3 经营者安全责任意识方面的原因 | 第38页 |
5.3 社会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原因 | 第38-40页 |
5.3.1 餐饮消费者层面的原因 | 第38-39页 |
5.3.2 社会第三方层面的原因 | 第39-40页 |
第六章 强化基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40-47页 |
6.1 完善地方政府层面规划 | 第40-42页 |
6.1.1 完善监管配套规章政策 | 第40页 |
6.1.2 增强基层餐饮监管力量 | 第40-41页 |
6.1.3 健全基层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第41页 |
6.1.4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 第41-42页 |
6.2 构建餐饮食品长效监管机制 | 第42-43页 |
6.2.1 强化部门层级间协调联动 | 第42页 |
6.2.2 加大餐饮安全专项整治力度 | 第42-43页 |
6.2.3 严打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 第43页 |
6.2.4 重视预防性餐饮安全监督 | 第43页 |
6.3 加强餐饮食品检测支撑体系建设 | 第43-45页 |
6.3.1 建立规范的餐饮食品抽检制度 | 第43-44页 |
6.3.2 充分发挥食品快检优势 | 第44页 |
6.3.3 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 | 第44-45页 |
6.4 优化餐饮食品全方位监管环境 | 第45-47页 |
6.4.1 落实餐饮单位第一责任人意识 | 第45页 |
6.4.2 鼓励消费者参与社会监督 | 第45-46页 |
6.4.3 发挥第三方监督管理作用 | 第46页 |
6.4.4 构建覆盖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 第46-47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