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运载器的发展历程 | 第8-9页 |
1.2 疲劳概述 | 第9-11页 |
1.2.1 疲劳破坏 | 第9-10页 |
1.2.2 一般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 第10页 |
1.2.3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10-11页 |
1.2.4 随机振动下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 第11页 |
1.3 波纹管概述 | 第11-12页 |
1.3.1 波纹管特性 | 第11-12页 |
1.3.2 波纹管的疲劳寿命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2 运载器管路的有限元模型 | 第14-19页 |
2.1 模型的建立 | 第14-15页 |
2.2 网格划分 | 第15-17页 |
2.3 材料属性 | 第17页 |
2.4 荷载工况 | 第17-19页 |
3 管路在高温、常温、低温下的静力、动力分析 | 第19-39页 |
3.1 静力分析 | 第19-32页 |
3.1.1 不同温度条件下管路的应力云图 | 第19-23页 |
3.1.2 不同温度条件下波纹管应力分析 | 第23-26页 |
3.1.3 不同温度条件下监测点的应力曲线 | 第26-28页 |
3.1.4 壳单元与实体单元的比较 | 第28-30页 |
3.1.5 不同加载顺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6 静力分析结果小结 | 第31-32页 |
3.2 管路进入塑性状态下的动力冲击分析 | 第32-39页 |
3.2.1 管路应力分析 | 第32-35页 |
3.2.2 监测点加速度响应、应力应变分析 | 第35-37页 |
3.2.3 动力冲击结果小结 | 第37-39页 |
4 管路随机振动与疲劳寿命分析 | 第39-56页 |
4.1 扫频分析 | 第39-42页 |
4.2 管路进入塑性状态下的随机振动分析 | 第42-50页 |
4.2.1 监测点A1-A8的加速度响应 | 第43-46页 |
4.2.2 监测点E1-E12的Mises应力、RMises应力及应力功率谱密度图 | 第46-50页 |
4.3 管路疲劳寿命的初步估算 | 第50-56页 |
4.3.1 动力冲击下的疲劳寿命 | 第50-52页 |
4.3.2 随机振动下的疲劳寿命 | 第52-55页 |
4.3.3 疲劳寿命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