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污泥重金属的来源与特点分析 | 第11-12页 |
1.2.1 污泥中重金属的来源 | 第11-12页 |
1.2.2 污泥中重金属的特点 | 第12页 |
1.3 国内外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技术方法 | 第12-15页 |
1.3.1 动电技术 | 第13页 |
1.3.2 生物沥浸技术 | 第13-14页 |
1.3.3 化学法 | 第14页 |
1.3.4 植物提取法 | 第14页 |
1.3.5 其它方法 | 第14-15页 |
1.4 污泥中重金属去除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5 研究电渗析法处理污泥重金属的意义与目的 | 第15-16页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页 |
1.7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电渗析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电渗析技术 | 第18页 |
2.2 电渗析原理 | 第18-19页 |
2.3 电渗析基本过程与伴随过程 | 第19-21页 |
2.4 离子交换膜 | 第21-22页 |
2.4.1 离子交换膜性的种类 | 第21页 |
2.4.2 离子交换膜性能指标 | 第21-22页 |
2.4.3 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性 | 第22页 |
2.5 电渗析技术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2.5.1 电渗析装置的结构 | 第22页 |
2.5.2 电渗析装置的组装方式 | 第22-23页 |
2.5.3 几种新型电渗析技术 | 第23页 |
2.6 电渗析技术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 第23-24页 |
2.7 电渗析法用于处理污泥重金属的分析 | 第24页 |
2.8 影响电渗析法处理污泥重金属的因素 | 第24-25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第26-31页 |
3.1 试验装置及流程 | 第26-28页 |
3.1.1 试验装置与材料 | 第26-27页 |
3.1.2 试验前的准备 | 第27-28页 |
3.2 试验污泥、设备及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3.2.1 实验污泥来源 | 第28页 |
3.2.2 主要试验设备 | 第28页 |
3.2.3 试验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3.3 试验过程中的技术指标—离子去除率 | 第29页 |
3.4 电渗析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 第29-30页 |
3.4.1 电渗析试验的操作 | 第29-30页 |
3.4.2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 第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电渗析技术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实验研究 | 第31-55页 |
4.1 实验主要步骤 | 第31-32页 |
4.2 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总含量方法 | 第32页 |
4.3 污泥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形态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4.4 污泥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 | 第33页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53页 |
4.5.1 电渗析法处理污泥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 第33-35页 |
4.5.2 电渗析法处理污泥中pH值分析 | 第35-36页 |
4.5.3 电渗析法处理污泥中电导率和电阻率分析 | 第36-38页 |
4.5.4 污泥中主要存在的重金属的种类以及电渗析整体处理效果 | 第38页 |
4.5.6 对重金属镉电渗析处理效果的分析 | 第38-41页 |
4.5.7 对重金属镍电渗析处理效果的分析 | 第41-44页 |
4.5.8 对重金属铅电渗析处理效果分析 | 第44-47页 |
4.5.9 对重金属铜电渗析处理效果分析 | 第47-51页 |
4.5.10 对重金属锌电渗析处理效果分析 | 第51-53页 |
4.6 对重金属的整体处理效果分析 | 第53-5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