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1.2.1 液力透平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2 机械密封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可倾瓦推力轴承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多级液力透平设计计算 | 第14-40页 |
2.1 主要设计参数及总体结构型式确定 | 第14-18页 |
2.2 轴径和叶轮轮毂直径的计算 | 第18-19页 |
2.3 叶轮结构初步设计 | 第19-25页 |
2.3.1 叶轮主要尺寸的计算 | 第19-24页 |
2.3.2 叶轮轴面投影图的绘制 | 第24-25页 |
2.4 液力透平进出口段的设计 | 第25-27页 |
2.4.1 进口段主要尺寸的计算 | 第25-27页 |
2.4.2 进口段的厚度计算 | 第27页 |
2.4.3 出口段的初步设计 | 第27页 |
2.5 机械密封系统设计 | 第27-34页 |
2.5.1 机械密封主要零件结构型式确定 | 第28-29页 |
2.5.2 机械密封主要零部件材料的选择 | 第29-30页 |
2.5.3 机械密封主要零部件结构尺寸的确定 | 第30-32页 |
2.5.4 机械密封主要参数的确定 | 第32-33页 |
2.5.5 机械密封冲洗方案的选择 | 第33-34页 |
2.6 可倾瓦推力轴承主要结构参数和材料的确定 | 第34-39页 |
2.6.1 可倾瓦推力轴承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35-37页 |
2.6.2 推力轴承材料的选择 | 第37-3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多级液力透平三维建模及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 第40-52页 |
3.1 多级液力透平各零部件及总体三维建模 | 第40-44页 |
3.2 基于CFD多级液力透平全流场数值模拟 | 第44-46页 |
3.2.1 计算域模型的建立与导入 | 第44-45页 |
3.2.2 计算域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45-46页 |
3.2.3 边界条件设置和求解控制 | 第46页 |
3.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6-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4章 多级液力透平机械密封性能分析 | 第52-62页 |
4.1 理论计算模型 | 第52-54页 |
4.1.1 几何模型 | 第52-53页 |
4.1.2 物理模型 | 第53-54页 |
4.2 机械密封性能参数的计算 | 第54-56页 |
4.3 计算过程 | 第56-57页 |
4.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7-60页 |
4.4.1 密封端面结构参数对机械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 | 第57-59页 |
4.4.2 工况参数对机械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透平轴向力计算及可倾瓦推力轴承静力学分析 | 第62-70页 |
5.1 轴向力计算理论分析 | 第62-63页 |
5.1.1 轴向力的产生 | 第62页 |
5.1.2 透平腔内压力分布理论 | 第62-63页 |
5.2 轴向力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3-66页 |
5.2.1 效率最优工况处多级液力透平转子压力场分布 | 第64-65页 |
5.2.2 轴向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5-66页 |
5.3 可倾瓦推力轴承静力学分析 | 第66-69页 |
5.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6-67页 |
5.3.2 计算模型网格划分 | 第67页 |
5.3.3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