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荷载与结构承载力论文

风致屋面积雪分布特性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31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雪灾中房屋垮塌事故第14-17页
    1.3 相关研究回顾第17-28页
        1.3.1 理论分析第18-19页
        1.3.2 实地观测第19-21页
        1.3.3 风洞(水洞)试验第21-25页
        1.3.4 数值模拟第25-28页
    1.4 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9-31页
第2章 风吹雪基本理论第31-49页
    2.1 阈值速度第32-34页
    2.2 风速剖面第34-36页
    2.3 跃移第36-39页
        2.3.1 跃移高度及速度第37-38页
        2.3.2 质量输运第38-39页
    2.4 悬移第39-45页
        2.4.1 粒子大小分布第39-41页
        2.4.2 沉降速度第41-43页
        2.4.3 质量输运第43-45页
    2.5 升华第45-48页
    2.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欧拉两流体混合模型第49-83页
    3.1 混合模型方程第50-55页
        3.1.1 基本方程第50-51页
        3.1.2 混合连续方程第51页
        3.1.3 混合动量方程第51-53页
        3.1.4 雪相输运方程第53页
        3.1.5 相间相对速度第53-55页
    3.2 湍流模型第55-56页
    3.3 数值解法第56-63页
        3.3.1 模型方程第56-57页
        3.3.2 离散与求解第57-62页
        3.3.3 边界条件第62-63页
    3.4 雪的沉积与侵蚀第63-64页
    3.5 积雪边界自适应第64页
    3.6 程序验证第64-68页
        3.6.1 流场自保持性第64-65页
        3.6.2 屋面绕流第65-68页
    3.7 屋面积雪分布数值模拟第68-81页
        3.7.1 阶梯屋面第69-76页
        3.7.2 双坡屋面第76-81页
    3.8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4章 拉格朗日随机模型第83-99页
    4.1 粒子轨迹方程第84-86页
    4.2 连续相控制方程第86-87页
    4.3 粒子位置优化搜索第87-88页
    4.4 积雪及边界自适应第88-89页
    4.5 初/边值条件第89-90页
    4.6 计算流程第90页
    4.7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90-97页
        4.7.1 粒子大小及来流速度对运动影响第90-91页
        4.7.2 风致屋面粒子运动第91-93页
        4.7.3 屋面积雪效率第93-95页
        4.7.4 屋面积雪分布模拟第95-97页
    4.8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5章 屋面积雪风洞试验研究第99-132页
    5.1 模型相似律第99-105页
        5.1.1 几何相似第100页
        5.1.2 运动相似第100-101页
        5.1.3 动力相似第101-103页
        5.1.4 雷诺数及时间尺度第103-104页
        5.1.5 参数选择第104-105页
    5.2 风洞试验第105-110页
        5.2.1 模型及参数第105-106页
        5.2.2 试验设备第106-107页
        5.2.3 流场测量第107-109页
        5.2.4 屋面积雪分布试验第109-110页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10-128页
        5.3.1 正向风作用下阶梯形屋面积雪分布第110-114页
        5.3.2 斜向风作用下阶梯形屋面积雪分布第114-118页
        5.3.3 正向风作用下斜坡屋面积雪分布第118-122页
        5.3.4 斜向风作用下斜坡屋面积雪分布第122-124页
        5.3.5 屋面质量流第124-128页
    5.4 结果综合比较第128-131页
        5.4.1 本文结果与实测值比较第128-129页
        5.4.2 本文结果与规范值比较第129-131页
    5.5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结论与展望第132-135页
    1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32页
    2 创新点第132-133页
    3 主要结论第133-134页
    4 未来研究建议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克里金算法的WSNs环境监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锚蛋白-B表达与房颤时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