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26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四) 研究设计 | 第20-26页 |
一、学前教育政策文本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一) 教育政策分析框架 | 第26-28页 |
(二) 费尔克拉夫(FAIRCLOUGH)的话语分析模式 | 第28-32页 |
二、建国后重庆市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话语嬗变 | 第32-68页 |
(一) 起步发展期(1949——1965) | 第34-40页 |
(二) 发展停滞期(1966——1976) | 第40-41页 |
(三) 恢复发展期(1977——1992) | 第41-48页 |
(四) 平稳发展期(1993——2009) | 第48-56页 |
(五) 迅猛发展期(2010年至今) | 第56-68页 |
三、建国后重庆市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结果分析 | 第68-84页 |
(一) 重庆市学前教育政策话语特征分析 | 第68-75页 |
(二) 重庆市学前教育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5-80页 |
(三)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80-84页 |
四、优化地方性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建议与思考 | 第84-90页 |
(一) 提升政策话语的科学性 | 第84-85页 |
(二) 合理化学前教育政策建构的价值分配 | 第85-86页 |
(三) 多途径协调不同利益主体 | 第86页 |
(四) 建立政策话语运行保障机制 | 第86-87页 |
(五) 加强科研队伍与学前教育政策建构的相关部门的紧密联系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附录 | 第96-100页 |
后记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