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一、研究背景——风险投资在全球及我国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二、研究对象——本文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 | 第12-13页 |
三、研究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和管理启示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21-24页 |
第三章 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收益分析 | 第24-56页 |
一、风险投资中的风险和收益 | 第25-29页 |
(一) 风险投资中的风险 | 第25-26页 |
(二) 风险投资中的收益 | 第26-27页 |
(三) 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评价 | 第27-29页 |
二、风险因素模型及解析 | 第29-33页 |
(一) 风险因素模型 | 第29-30页 |
(二) 风险投资的风险因素解析 | 第30-33页 |
三、风险统计与风险甄别 | 第33-40页 |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4-36页 |
(二) 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理论 | 第36-37页 |
(三) 风投行业中信息甄别 | 第37-40页 |
四、风险评价 | 第40-45页 |
(一) 风险评价因素 | 第40-43页 |
(二) 风险评价方法 | 第43-45页 |
(三) 风险与收益对称的逻辑与不对称的现实 | 第45页 |
五、风险-收益关系 | 第45-54页 |
(一) 风险-收益对称性原理 | 第45-48页 |
(二) 风险-收益决策及其权衡原理 | 第48-51页 |
(三)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51-54页 |
六、风险投资的“二八定律” | 第54-56页 |
(一) 广义的“二八定律” | 第54页 |
(二) 风险投资行业的“二八定律” | 第54-55页 |
(三) 风险投资基金的“二八定律”及其统计描述 | 第55-56页 |
第四章 风险投资主体获取超额收益的路径分析 | 第56-79页 |
一、风险投资的运行流程 | 第56-62页 |
(一) 募资 | 第56-58页 |
(二) 投资 | 第58-60页 |
(三) 管理 | 第60-61页 |
(四) 退出 | 第61-62页 |
二、中国风险投资主体获取超额收益的案例分析 | 第62-69页 |
(一) 募资阶段案例分析 | 第62-64页 |
(二) 投资阶段案例分析 | 第64-67页 |
(三) 管理阶段案例分析 | 第67-68页 |
(四) 退出阶段案例分析 | 第68-69页 |
三、风险投资主体获取超额收益的路径分析 | 第69-79页 |
(一) 赛道选择:战略性资产配置 | 第69-71页 |
(二) 骑手选择:创业团队资质考察 | 第71-73页 |
(三) 马匹选择:投资项目的分析与衡量 | 第73-75页 |
(四) 马匹训练:被投企业的成长增值 | 第75-77页 |
(五) 马匹出售:投资项目的退出变现 | 第77-79页 |
第五章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 第79-113页 |
一、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 第80-86页 |
(一) 萌芽期 | 第80-83页 |
(二) 成长期 | 第83-84页 |
(三) 高速扩张期 | 第84-85页 |
(四) 理性发展期 | 第85-86页 |
二、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第86-90页 |
(一) 可投资本存量逐年增长 | 第86-87页 |
(二) 募资活跃度波动较大 | 第87页 |
(三) 人民币募资活跃度高于外币募资 | 第87页 |
(四) 投资规模趋于理性 | 第87-88页 |
(五) 创业投资行业集中于新兴行业 | 第88页 |
(六) 创业投资地域集中于一线城市 | 第88-89页 |
(七) 创投资金偏好早期项目 | 第89页 |
(八) 创投退出活跃,新三板挂牌成为另外一个退出通道 | 第89页 |
(九) 创投投资整体回报高于公开市场投资回报 | 第89-90页 |
三、中国风险投资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 第90-99页 |
(一) 生态系统不完善和母基金缺乏 | 第91-92页 |
(二) 全民PE热潮中非专业型风险投资机构大量涌现 | 第92-95页 |
(三) 被投企业繁荣“烧钱”之下持续盈利能力尚待考察 | 第95-98页 |
(四) PE机构·挂牌的逻辑和问题 | 第98-99页 |
四、推动中国风险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99-113页 |
(一) 进一步完善基金行业监管法律法规 | 第99-100页 |
(二) 优化风险投资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角色 | 第100-103页 |
(三) 政府机构在风险投资中强化市场角色、弱化行政角色 | 第103-108页 |
(四) 推动风险投资市场向机构化和大资管时代转变 | 第108-110页 |
(五) 适度监管,推动行业协会自律功能建设 | 第110-111页 |
(六) 发改委和证监会的行业监管权之争 | 第111-11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