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装配式房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3.1 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3 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装配式房屋的概述 | 第16-24页 |
2.1 装配式房屋的概念及特点 | 第16-17页 |
2.1.1 装配式房屋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装配式房屋的特点及优势 | 第16-17页 |
2.2 建筑结构体系及装配式房屋的分类 | 第17-22页 |
2.2.1 建筑结构体系的分类 | 第17-20页 |
2.2.2 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的分类及特点 | 第20-22页 |
2.3 装配式房屋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BIM技术基本理论分析 | 第24-44页 |
3.1 BIM技术的概念 | 第24-27页 |
3.1.1 BIM概念的起源及定义 | 第24-25页 |
3.1.2 BIM的核心理念及主要特征 | 第25-26页 |
3.1.3 建筑生命周期管理(BLM) | 第26-27页 |
3.2 BIM软件及相关技术 | 第27-34页 |
3.2.1 BIM软件分析 | 第27-32页 |
3.2.2 BIM相关技术 | 第32-34页 |
3.3 BIM技术的应用 | 第34-39页 |
3.3.1 BIM技术应用层次划分 | 第34-38页 |
3.3.2 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 第38-39页 |
3.4 BIM技术在装配式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价值分析 | 第39-42页 |
3.4.1 规划设计阶段 | 第39-40页 |
3.4.2 生产制造阶段 | 第40页 |
3.4.3 建造施工阶段 | 第40-42页 |
3.4.4 运营维护阶段 | 第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于Web的BIM信息管理平台应用设计 | 第44-59页 |
4.1 需求分析 | 第44-45页 |
4.2 网络模式及WebGL技术 | 第45-47页 |
4.2.1 网络模式 | 第45-46页 |
4.2.2 WebGL技术 | 第46-47页 |
4.3 BIM模型的Web-3D分析与实现 | 第47-52页 |
4.3.1 BIM信息模型的表达与格式转换 | 第47-51页 |
4.3.2 基于WebGL的BIM模型的显示 | 第51-52页 |
4.4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第52-54页 |
4.5 平台的实现与展示 | 第54-58页 |
4.5.1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54-55页 |
4.5.2 数据库的选择 | 第55页 |
4.5.3 用户登录验证及界面展示 | 第55-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BIM技术在装配式房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模拟 | 第59-76页 |
5.1 工程背景 | 第60-61页 |
5.1.1 工程概况 | 第60页 |
5.1.2 工程难点分析 | 第60-61页 |
5.2 BIM技术各阶段的应用模拟 | 第61-75页 |
5.2.1 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 | 第61-66页 |
5.2.2 预制构件生产制造阶段的应用 | 第66-69页 |
5.2.3 现场施工阶段的应用 | 第69-71页 |
5.2.4 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 第71-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