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黄土塬区地震采集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1.2 解决的问题第10-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国内外同类技术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第12页
    1.5 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第12-14页
        1.5.1 技术路线第12-13页
        1.5.2 实施方案第13-14页
第二章 黄土塬地震勘探现状第14-18页
    2.1 黄土塬地震勘探现状第14-15页
    2.2 六盘山盆地概况第15-18页
第三章 黄土沉积结构与地震波吸收衰减规律研究第18-50页
    3.1 黄土沉积结构研究第18-26页
        3.1.1 黄土地层区划分第18页
        3.1.2 地层发育特征第18-20页
        3.1.3 黄土沉积特征分析第20-23页
        3.1.4 黄土对表层地震地质条件的影响第23-25页
        3.1.5 典型黄土沉积结构分析第25-26页
    3.2 黄土引起的激发振幅和频率吸收衰减的变化研究第26-30页
        3.2.1 黄土塬表层吸收衰减分析第26-28页
        3.2.2 黄土区激发振幅和频率吸收衰减规律分析第28-30页
    3.3 黄土导致的地震波能量和子波变化规律研究第30-33页
        3.3.1 黄土导致的地震波能量变化第30-31页
        3.3.2 黄土导致的子波变化第31-33页
    3.4 黄土塬区次生干扰波研究第33-42页
        3.4.1 次生干扰特点第34-35页
        3.4.2 黄土引起的干扰波特征分析第35-42页
    3.5 黄土对地震采集的影响分析第42-50页
        3.5.1 黄土沉积导致的勘探难题第42-43页
        3.5.2 解决黄土塬区勘探难题的几点认识第43-50页
第四章 黄土塬区观测方式研究第50-70页
    4.1 观测系统设计方法第50-53页
        4.1.1 最大炮检距第50-52页
        4.1.2 覆盖次数第52-53页
    4.2 黄土塬区观测方式的对比分析第53-62页
        4.2.1 沿沟弯线采集第53-54页
        4.2.2 直线观测方式第54-55页
        4.2.3 多线观测方式第55页
        4.2.4 非纵观测方式分析第55-59页
        4.2.5 三维观测方式第59页
        4.2.6 宽线地震采集技术第59-62页
    4.3 对六盘山二维观测系统设计的建议第62页
    4.4 胜利黄土塬区特色观测系统设计技术第62-70页
        4.4.1 基于复杂地表的炮检点优化设计第63-67页
        4.4.2 基于复杂构造的观测系统优化技术第67-70页
第五章 六盘山盆地采集效果分析第70-91页
    5.1 六盘山二维研究应用的技术第70-71页
    5.2 应用效果分析第71-91页
        5.2.1 单炮效果第71-88页
        5.2.2 剖面品质第88-91页
结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开口水电站宽阔河谷潜藏式深槽对高混凝土坝工程的影响及治理方案研究
下一篇:水膜厚度传感器的可靠性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