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1页 |
1.1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目的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4 分析框架和写作思路 | 第9-10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众筹及股权众筹概述 | 第11-17页 |
2.1 众筹模式概述 | 第11-15页 |
2.1.1 众筹模式的定义 | 第11-12页 |
2.1.2 众筹模式的特征 | 第12-14页 |
2.1.3 普通众筹与股权式众筹的区别 | 第14-15页 |
2.2 股权众筹模式概述 | 第15-17页 |
2.2.1 股权众筹模式的定义 | 第15页 |
2.2.2 股权众筹模式的特征 | 第15-16页 |
2.2.3 股权众筹模式的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域外主要国家股权众筹监管探析 | 第17-24页 |
3.1 JOBS法案到《SEC规则》的美国股权众筹监管现状 | 第17-20页 |
3.2 以众筹平台为核心的英国股权众筹监管规则 | 第20-22页 |
3.3 加拿大股权众筹的监管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我国股权众筹面临的困境及性质定位 | 第24-33页 |
4.1 我国股权众筹面临的困境 | 第24-26页 |
4.2 中国化股权众筹的性质定位 | 第26-33页 |
4.2.1 股权众筹与证券发行 | 第26-27页 |
4.2.2 公募和私募之争 | 第27-29页 |
4.2.3 互联网基因对股权众筹性质定位的影响 | 第29-31页 |
4.2.4 股权众筹与非法集资的区别 | 第31-33页 |
第五章 股权众筹中国化的监管对策 | 第33-37页 |
5.1 股权众筹平台的准入资格 | 第33-34页 |
5.2 合格投资者 | 第34页 |
5.3 业务规则的制定 | 第34-35页 |
5.4 法律责任的的归属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