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8-9页 |
1.4 机场航站楼商业运营模式相关概念阐述 | 第9-11页 |
1.4.1 机场功能及服务 | 第9页 |
1.4.2 航空收入和非航空收入 | 第9-10页 |
1.4.3 机场航站楼商业运营模式 | 第10-11页 |
2 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 第11-20页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11-13页 |
2.1.1 政治环境 | 第11页 |
2.1.2 经济环境 | 第11-12页 |
2.1.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12-13页 |
2.2 民航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第13页 |
2.3 国内外机场经营管理现状 | 第13-17页 |
2.3.1 国内机场商业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2.3.2 国际先进机场成熟商业运营模式的经验及启发 | 第15-17页 |
2.4 国内外机场“互联网+”时代新营销模式的尝试 | 第17-20页 |
3 DL基础航站楼商业经营环境分析 | 第20-25页 |
3.1 DL机场概况 | 第20页 |
3.2 DL机场发展环境分析 | 第20-23页 |
3.2.1 发展机遇 | 第20-22页 |
3.2.2 面临挑战 | 第22-23页 |
3.3 DL机场航站楼商业波特5力模型分析 | 第23-25页 |
3.3.1 供应商的力量 | 第23页 |
3.3.2 购买者力量 | 第23-24页 |
3.3.3 潜在竞争者 | 第24页 |
3.3.4 替代者 | 第24页 |
3.3.5 目前的竞争强度 | 第24-25页 |
4 DL机场航站楼商业运营模式要素分析 | 第25-34页 |
4.1 DL机场航站楼商业发展情况 | 第25-26页 |
4.1.1 DL机场航站楼商业模式变迁 | 第25-26页 |
4.1.2 DL机场航站楼商业面临的瓶颈和困难 | 第26页 |
4.2 对比国内机场同行业商业指标分析 | 第26-27页 |
4.3 旅客要素分析 | 第27-30页 |
4.3.1 人口特征 | 第27-28页 |
4.3.2 旅客行走路线 | 第28-29页 |
4.3.3 旅客停留时间 | 第29页 |
4.3.4 旅客要素分析的指导意义 | 第29-30页 |
4.4 商户要素分析 | 第30-31页 |
4.4.1 商业业态结构分析 | 第30页 |
4.4.2 品牌构成分析 | 第30页 |
4.4.3 产品质量、商品价格、店面形象分析 | 第30-31页 |
4.4.4 营销活动分析 | 第31页 |
4.4.5 商户要素分析的指导意义 | 第31页 |
4.5 机场管理方要素分析 | 第31-32页 |
4.5.1 规划布局分析 | 第31页 |
4.5.2 招商模式分析 | 第31-32页 |
4.5.3 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 第32页 |
4.5.4 租金收取模式分析 | 第32页 |
4.6 DL机场航站楼旅客、商户、机场管理方三者关系 | 第32-34页 |
4.6.1 旅客与机场管理方的关系 | 第32页 |
4.6.2 旅客与商户的关系 | 第32页 |
4.6.3 机场管理方与商户的关系 | 第32-34页 |
5 DL机场航站楼商业运营模式优化 | 第34-43页 |
5.1 DL航站楼商业运营模式优化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5.2 DL机场航站楼商业发展定位 | 第35页 |
5.3 DL机场航站楼商业运营模式优化 | 第35-43页 |
5.3.1 科学规划及布局 | 第35-38页 |
5.3.2 商业运营模式 | 第38-39页 |
5.3.3 品牌与商品策略 | 第39页 |
5.3.4 招商策略 | 第39-40页 |
5.3.5 价格策略 | 第40-41页 |
5.3.6 新型商业模式探索 | 第41-43页 |
6 DL机场候机楼商业运营优化的实施保障 | 第43-44页 |
6.1 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 第43页 |
6.2 制定科学的商业规划 | 第43页 |
6.3 搭建统一的收银系统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