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8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氧化吲哚衍生物 | 第9-19页 |
1.2.1 氧化吲哚衍生物的概述 | 第9-10页 |
1.2.2 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第10-19页 |
1.3 异喹啉酮类衍生物 | 第19-27页 |
1.3.1 异喹啉酮类衍生物的概述 | 第19-20页 |
1.3.2 异喹啉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第20-27页 |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4.1 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27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酸催化芳基丙烯酰胺与酮的串联自由基加成/环化反应 | 第28-37页 |
2.1 前言 | 第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8页 |
2.2.2 原料的制备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2.3.2 实验步骤 | 第30页 |
2.3.3 底物拓展 | 第30-32页 |
2.3.4 反应机理 | 第32-33页 |
2.4 小结 | 第33页 |
2.5 产物的波谱数据 | 第33-37页 |
第三章 无金属参与的丙烯酰胺与酮或醇的C(sp~3)-H官能化反应 | 第37-49页 |
3.1 前言 | 第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37页 |
3.2.2 原料的制备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8-39页 |
3.3.2 实验步骤 | 第39页 |
3.3.3 底物拓展 | 第39-42页 |
3.3.4 反应机理 | 第42-43页 |
3.4 小结 | 第43页 |
3.5 产物的波谱数据 | 第43-49页 |
第四章 铜催化丙烯酰胺衍生物与NFSI的氨基化反应 | 第49-59页 |
4.1 前言 | 第4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9页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49页 |
4.2.2 原料的制备 | 第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4.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9-50页 |
4.3.2 实验步骤 | 第50-51页 |
4.3.3 底物拓展 | 第51-52页 |
4.3.4 反应机理 | 第52-54页 |
4.3.5 产物 3a的X-ray的单晶衍射研究 | 第54页 |
4.4 小结 | 第54页 |
4.5 产物的波谱数据 | 第54-59页 |
第五章 钯催化丙烯酰胺与BrCF_2CO_2Et的二氟烷基化/环化反应 | 第59-70页 |
5.1 前言 | 第5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9页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59页 |
5.2.2 原料的制备 | 第5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5.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9-60页 |
5.3.2 实验步骤 | 第60-61页 |
5.3.3 底物拓展 | 第61-62页 |
5.3.4 反应机理 | 第62-63页 |
5.4 小结 | 第63页 |
5.5 产物的波谱数据 | 第63-70页 |
第六章 银或光催化丙烯酰胺衍生物与硫化物或磺酰氯的自由基加成/环化反应 | 第70-87页 |
6.1 前言 | 第70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70页 |
6.2.2 原料的制备 | 第70-71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71-78页 |
6.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71-73页 |
6.3.2 实验步骤 | 第73页 |
6.3.3 底物拓展 | 第73-76页 |
6.3.4 反应机理 | 第76-78页 |
6.4 小结 | 第78页 |
6.5 产物的波谱数据 | 第78-87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6页 |
附图:部分代表性化合物的谱图 | 第96-110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