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内外清洁生产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3.2 国内外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炼焦及煤气净化工序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分析 | 第19-58页 |
2.1 生产工艺、技术装备 | 第19-40页 |
2.1.1 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或捣固焦炉煤饼体积 | 第20-24页 |
2.1.2 捣固焦炉的引入 | 第24-25页 |
2.1.3 干熄焦能力 | 第25-27页 |
2.1.4 煤气净化能力 | 第27-28页 |
2.1.5 煤调湿 | 第28-30页 |
2.1.6 配型煤炼焦 | 第30-31页 |
2.1.7 加热方式 | 第31-33页 |
2.1.8 焦油氨水分离 | 第33-34页 |
2.1.9 脱硫、脱氨工段 | 第34-40页 |
2.2 资源能源消耗 | 第40-45页 |
2.2.1 炼焦耗洗精煤 | 第40-41页 |
2.2.2 装炉煤含硫 | 第41-42页 |
2.2.3 炼焦耗热量、炼焦工序能耗 | 第42-45页 |
2.3 产品特征 | 第45-47页 |
2.3.1 焦炉煤气指标新增苯和焦油的含量限值 | 第45页 |
2.3.2 氨、硫回收产品合格率,苯类、焦油产品合格率 | 第45-47页 |
2.4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控制 | 第47-54页 |
2.4.1 废气 | 第47-52页 |
2.4.2 废渣 | 第52-53页 |
2.4.3 废水 | 第53-54页 |
2.5 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 | 第54-55页 |
2.6 管理 | 第55-5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炼焦及煤气净化工序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第58-64页 |
3.1 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增加定性指标内容 | 第58-60页 |
3.1.1 焦道烟气的余热回收利用 | 第58-59页 |
3.1.2 焦炉上升管荒煤气的余热回收利用 | 第59-60页 |
3.2 焦炉加热系统控制指标增加焦炉加热优化串级控制系统内容 | 第60-62页 |
3.3 产品增加定性指标内容 | 第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炼焦及煤气净化工序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实例应用 | 第64-86页 |
4.1 企业概况 | 第64-67页 |
4.2 现状调查 | 第67-80页 |
4.3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 第80-81页 |
4.3.1 计算结果 | 第80-81页 |
4.3.2 清洁生产水平的评定 | 第81页 |
4.4 清洁生产潜力的分析及建议措施的提出 | 第81-8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5.1 结论 | 第86-87页 |
5.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在学工作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附录A | 第96-102页 |
附录B | 第102-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