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SOC复合燃料电极多相界面性能与电解质化学应力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59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原理第14-22页
        1.2.1 电解质中的氧离子迁移第15-18页
        1.2.2 气氛中的气体传输过程第18-19页
        1.2.3 电极处的活化反应过程第19-21页
        1.2.4 SOC的极化曲线第21-22页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第22-34页
        1.3.1 电解质材料第24-28页
        1.3.2 燃料极材料第28-32页
        1.3.3 空气极材料第32-34页
    1.4 SOC中的多相界面第34-45页
        1.4.1 多相界面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第34-41页
        1.4.2 多相界面中的化学应力第41-45页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9页
第二章 多相界面对SOFC复相阳极性能的影响第59-88页
    2.1 引言第59-60页
    2.2 LSCM-SDC复相电极的界面协同作用第60-70页
        2.2.1 理论模型第60-65页
        2.2.2 实验方法第65页
        2.2.3 结果与讨论第65-69页
        2.2.4 小结第69-70页
    2.3 LSCM-SDC浸渍电极对性能的影响第70-84页
        2.3.1 实验方法第70-71页
        2.3.2 结果与讨论第71-83页
        2.3.3 结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第三章 浸渍电极对CO_2电解性能的影响第88-103页
    3.1 引言第88-89页
    3.2 实验步骤第89-91页
        3.2.1 粉体和浸渍液制备第89页
        3.2.2 样品制备及性能表征第89-9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91-100页
        3.3.1 物相分析第91页
        3.3.2 浸渍量对表面交换系数的影响第91-94页
        3.3.3 浸渍相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94-98页
        3.3.4 对电解电池性能的影响第98-100页
    3.4 结论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第四章 电解质界面的化学应力第103-118页
    4.1 前言第103-104页
    4.2 理论模型第104-109页
        4.2.1 SOEC电化学模型第104-106页
        4.2.2 电解质中的氧的非化学计量分布第106-107页
        4.2.3 电解质中的应力分布第107-10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9-115页
        4.3.1 氧非化学计量分布第109-110页
        4.3.2 SOEC电解质中的最大拉应力第110-111页
        4.3.3 最大拉应力的影响参数第111-112页
        4.3.4 力学不稳定区域第112-115页
    4.4 结论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8页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左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临床分析
下一篇:非小细胞肺癌含铂方案化疗与营养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