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古代戏曲论文

走向“感化”:晚明传奇的兴盛历程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22页
    一、选题缘起第11-13页
    二、研究现状第13-18页
    三、相关概念的说明第18-20页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一章 明前中期的戏曲与教化第22-49页
    一、明前中期南北戏曲中的教化第22-31页
        (一) 明前期北杂剧中的教化第22-27页
        (二) 成化间南戏创作中的教化第27-31页
    二、明前中期戏曲教化的背景第31-42页
        (一) 明前期北杂剧教化的背景第31-37页
        (二) 成化间南戏教化的背景第37-42页
    三、明前中期对待戏曲创作的心性第42-49页
        (一) 明初士大夫不愿涉足北杂剧的心性第42-43页
        (二) 明前期藩王从事北杂剧创作的心性第43-45页
        (三) 成化间丘浚从事南戏教化的心性第45-49页
第二章 正德以来士大夫在戏曲上的三重取向第49-92页
    一、士大夫从事戏曲创作的缘由第49-59页
        (一) 道德失范下有志士大夫遭遇的冲击第49-57页
        (二) 礼乐中儒家正统意识的失范第57-58页
        (三) 学术思潮下士大夫对戏曲的重新审视第58-59页
    二、政治情怀的渗透:士大夫对北杂剧创作的态度第59-71页
    三、平民情怀的初现:士大夫对南戏的改革第71-83页
        (一) 南戏改革中“文辞”的平民化第71-80页
        (二) 南戏改革中“声音”的平民化第80-83页
    四、主体意识的觉醒:士大夫与南北戏曲的创作第83-92页
第三章 晚明传奇改革与感化趋向的形成第92-130页
    一、搬演与沈璟传奇改革的演变第92-99页
    二、汤显祖传奇改革的延续与发展第99-105页
    三、个人情性的追寻与传奇的感化第105-130页
        (一) “声辞”的调适与个人情性的表达第105-114页
        (二) “度曲”的规范与个人情性的融入第114-117页
        (三) “声音”平民化与个人情性的强化第117-124页
        (四) 搬演的强化与个人情性的彰显第124-130页
第四章 晚明传奇中“感化”出现的历史动因及其影响第130-151页
    一、正统意识的崩塌与南北曲功能上的转变——士大夫南北曲创作的心理诉求第130-138页
        (一) 复古思潮与北杂剧功能的转向第130-132页
        (二) 嘉靖间戏曲功能的转变与士大夫心理诉求第132-138页
    二、正统意识践行的困境及人性危机下的抉择——万历至明末间传奇感化功能形成的心理诉求第138-146页
    三、晚明传奇“感化”与戏曲的发展第146-151页
结语第151-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4页
致谢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池伤科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变化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