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2.1.1 猪肉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1.2 农产品供应链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1.3 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1.4 研究述评 | 第18页 |
2.2 相关概念研究 | 第18-21页 |
2.2.1 猪肉供应链 | 第18-20页 |
2.2.2 可持续的猪肉供应链 | 第20-21页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4页 |
2.3.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第21页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2.3.3 成对因素法 | 第22-23页 |
2.3.4 熵权法 | 第23-24页 |
3 猪肉供应链发展现状 | 第24-31页 |
3.1 中国猪肉供应链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29页 |
3.1.1 生猪饲养环节 | 第24-26页 |
3.1.2 屠宰加工环节 | 第26-27页 |
3.1.3 流通环节 | 第27-28页 |
3.1.4 猪肉消费环节 | 第28-29页 |
3.2 贵阳市猪肉供应链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3.2.1 规模化养殖比重低 | 第29-30页 |
3.2.2 产业化水平较低,缺乏竞争力 | 第30页 |
3.2.3 销售渠道及消费产品单一 | 第30页 |
3.2.4 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 第30-31页 |
4 猪肉供应链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研究 | 第31-38页 |
4.1 猪肉供应链可持续性评价的原则 | 第31页 |
4.1.1 系统性原则 | 第31页 |
4.1.2 科学性原则 | 第31页 |
4.1.3 全面性原则 | 第31页 |
4.1.4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1页 |
4.1.5 动态性原则 | 第31页 |
4.2 猪肉供应链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 第31-33页 |
4.2.1 可持续养殖的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4.2.2 可持续屠宰加工的评价指标 | 第33页 |
4.2.3 可持续流通的评价指标 | 第33页 |
4.2.4 可持续消费的评价指标 | 第33页 |
4.3 猪肉供应链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5页 |
4.4 猪肉供应链可持续性评价研究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35-36页 |
4.5 猪肉供应链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 | 第36-38页 |
5 猪肉供应链可持续性的评价研究及结果分析——以贵阳市为例 | 第38-48页 |
5.1 调研方法与数据说明 | 第38页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8-46页 |
5.2.1 贵阳生猪养殖阶段可持续性评价分析 | 第38-40页 |
5.2.2 贵阳生猪屠宰加工阶段可持续性评价分析 | 第40-42页 |
5.2.3 贵阳猪肉流通阶段可持续性评价分析 | 第42-43页 |
5.2.4 贵阳猪肉消费阶段可持续性评价分析 | 第43-45页 |
5.2.5 贵阳猪肉供应链可持续性评价综合分析 | 第45-46页 |
5.3 促进贵阳市猪肉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6-4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A | 第53-54页 |
附录B | 第54-55页 |
附录C | 第55-56页 |
附录D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