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20页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第20-22页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0页
        1.3.2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数据来源第20-22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2-23页
        1.4.1 本文的创新第22页
        1.4.2 本文的不足第22-23页
2 承接产业转移理论分析第23-28页
    2.1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内涵第23-25页
        2.1.1 产业转移的定义第23页
        2.1.2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涵义第23-25页
    2.2 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第25-28页
        2.2.1 移出地产业外向转移的推动因素第25-27页
        2.2.2 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的诱导因素第27-28页
3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28-36页
    3.1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分析第28-31页
        3.1.1 安徽省利用外资现状第28-29页
        3.1.2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运行情况第29-31页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和原则第31-32页
        3.2.1 构建目的第31页
        3.2.2 构建原则第31-32页
    3.3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第32-36页
        3.3.1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2-34页
        3.3.2 指标的选取第34-36页
4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实证分析第36-54页
    4.1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方法第36-37页
        4.1.1 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6页
        4.1.2 因子分析法原理第36-37页
    4.2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体评价第37-48页
        4.2.1 基于中西部地区的静态对比分析第37-46页
        4.2.2 基于中西部地区的动态对比分析第46-48页
    4.3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一级指标细化分析第48-54页
        4.3.1 吸引力分析第48-49页
        4.3.2 选择力分析第49-50页
        4.3.3 支撑力分析第50-51页
        4.3.4 发展力分析第51-54页
5 提升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对策第54-60页
    5.1 吸引力对策第54-56页
    5.2 选择力对策第56-57页
    5.3 支撑力对策第57-58页
    5.4 发展力对策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后记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价值链视角下的企业绿色成本管理研究
下一篇: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以贵州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