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江西省植物品种权保护强度测算及优化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核心概念界定第9页
    1.3 研究方法第9-10页
    1.4 技术路线第10-11页
    1.5 论文结构第11页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1-12页
        1.6.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页
        1.6.2 本文的不足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16页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2.1.1 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第12页
        2.1.2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研究第12-13页
        2.1.3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进行的测算第13-14页
        2.1.4 关于植物品种权保护的研究第14-15页
    2.2 文献述评第15-16页
3 江西省植物品种权现状分析第16-22页
    3.1 江西省植物品种权申请、授权状况第16-19页
        3.1.1 江西省植物品种权申请、授权总量变化趋势第16-17页
        3.1.2 江西省不同品种权申请主体的情况第17-18页
        3.1.3 江西省不同植物种类的品种权申请情况第18-19页
        3.1.4 植物品种权申请、授权存在的问题第19页
    3.2 江西省植物品种权保护相关措施第19-20页
        3.2.1 举办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暨品种权执法培训班第19页
        3.2.2 进行植物品种权保护宣传第19-20页
        3.2.3 建立高校及科研机构植物品种权管理体系第20页
        3.2.4 对植物品种权进行严格检查第20页
    3.3 江西省植物品种权保护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3.3.1 植物品种权侵权现象严重第20-21页
        3.3.2 执法体系存在漏洞第21页
        3.3.3 行政执法主体力量薄弱第21页
        3.3.4 查处侵权行为的行政部门管辖设置级别过高第21页
        3.3.5 种子管理和品种权保护的连接体系匮乏第21-22页
4 江西省植物品种权保护强度测算第22-32页
    4.1 测算方法与设计第22-23页
    4.2 立法强度测算第23-26页
        4.2.1 植物品种权立法强度指标的选择第23-24页
        4.2.2 植物品种权立法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4-25页
        4.2.3 江西省植物品种权立法强度测算第25-26页
    4.3 执法强度测算第26-30页
        4.3.1 执法强度测算指标第26-28页
        4.3.2 江西省植物品种权保护执法强度测算第28-30页
    4.4 总体保护强度测算第30页
    4.5 结果分析第30-32页
5 政策建议第32-35页
    5.1 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的认识、宣传第32页
    5.2 优化申请主体结构,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构建产业联盟第32页
    5.3 增加农业研发投入第32-33页
    5.4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第33页
    5.5 提高植物品种权授权效率第33页
    5.6 扩大植物品种的保护范围第33页
    5.7 颁布地方性品种权保护条例第33-34页
    5.8 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致谢第39-41页
附表第41-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白与池州
下一篇:《灶神之妻》的“故国”与“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