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部件及其设计、制造论文

核动力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及可行性验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最优化设计问题第14-18页
        1.2.1 优化变量第14页
        1.2.2 目标函数第14-15页
        1.2.3 约束条件第15页
        1.2.4 优化算法第15-1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8-24页
        1.3.1 单设备优化设计第19-20页
        1.3.2 耦合设备优化设计第20-21页
        1.3.3 系统优化设计第21-23页
        1.3.4 核动力装置尺寸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1.5 本章小节第25-27页
第2章 多目标优化算法及其改进第27-49页
    2.1 偏好解及非支配解第27-28页
    2.2 偏好解方法第28-29页
        2.2.1 权重和方法第28页
        2.2.2 字典顺序方法第28-29页
        2.2.3 妥协方法第29页
    2.3 非支配解优化算法第29-37页
        2.3.1 向量评价遗传算法第29-30页
        2.3.2 非支配解排序算法第30-33页
        2.3.3 距离算法第33-36页
        2.3.4 免疫记忆克隆约束多目标优化算法第36-37页
    2.4 约束条件的处理方法第37-38页
    2.5 多目标优化算法性能度量方法第38-39页
    2.6 第二代非支配解排序算法的改进第39-47页
        2.6.1 高频变异策略第40页
        2.6.2 深度搜索策略第40-41页
        2.6.3 改进第二代非支配解排序算法流程图第41-42页
        2.6.4 算法性能测试第42-47页
    2.7 本章小节第47-49页
第3章 核动力系统主要设备数学模型第49-69页
    3.1 堆芯单通道数学模型第49-52页
        3.1.1 堆芯结构尺寸第49-51页
        3.1.2 堆芯质量流量及压降第51页
        3.1.3 堆芯温度场第51-52页
        3.1.4 堆芯安全准则参数第52页
    3.2 反应堆压力容器数学模型第52-53页
        3.2.1 压力容器结构设计第52-53页
        3.2.2 压力容器强度设计第53页
    3.3 主管道数学模型第53-54页
        3.3.1 主管道结构设计第53-54页
        3.3.2 主管道强度设计第54页
    3.4 稳压器数学模型第54-55页
        3.4.1 稳压器结构设计第54-55页
        3.4.2 稳压器强度设计第55页
    3.5 蒸汽发生器数学模型第55-58页
        3.5.1 蒸汽发生器热力计算第56-57页
        3.5.2 蒸汽发生器结构设计第57页
        3.5.3 蒸汽发生器水力计算第57-58页
        3.5.4 蒸汽发生器强度设计第58页
    3.6 汽轮机数学模型第58-63页
        3.6.1 汽轮机参数选定第59页
        3.6.2 高低压缸功率及焓降分配第59页
        3.6.3 高压缸设计第59-60页
        3.6.4 低压缸设计第60-62页
        3.6.5 汽轮机重量及体积估算第62-63页
    3.7 冷凝器数学模型第63-66页
        3.7.1 冷凝器热力计算第63-64页
        3.7.2 冷凝器水力计算第64页
        3.7.3 冷凝器结构设计第64-65页
        3.7.4 冷凝器强度设计第65页
        3.7.5 冷凝器重量及体积估算第65-66页
    3.8 全系统数学模型第66-67页
    3.9 约束条件第67-68页
    3.10 本章小节第68-69页
第4章 多目标优化设计第69-83页
    4.1 蒸汽发生器多目标优化设计第69-73页
        4.1.1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69-71页
        4.1.2 蒸汽发生器优化结果及讨论第71-73页
    4.2 一回路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第73-77页
        4.2.1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73-76页
        4.2.2 一回路多目标优化结果及讨论第76-77页
    4.3 全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第77-81页
        4.3.1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78-80页
        4.3.2 全系统优化结果及讨论第80-81页
    4.4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5章 基于RELAP5软件的系统建模第83-103页
    5.1 RELAP5软件介绍及其适用范围第83-90页
        5.1.1 程序架构第83-84页
        5.1.2 控制方程第84-85页
        5.1.3 部件模型第85-86页
        5.1.4 软件适用范围第86-90页
    5.2 一回路各主要设备的RELAP5建模第90-100页
        5.2.1 堆芯第90-92页
        5.2.2 压力容器第92-93页
        5.2.3 主管道及其附属设备第93-94页
        5.2.4 稳压器第94-95页
        5.2.5 主泵第95-97页
        5.2.6 蒸汽发生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第97-100页
    5.3 一回路系统建模及模型误差第100-101页
    5.4 本章小节第101-103页
第6章 优化方案可行性验证第103-119页
    6.1 优化方案运行规程第103-104页
    6.2 主给水丧失事故第104-110页
        6.2.1 主给水丧失事故分析假设第104-105页
        6.2.2 主给水丧失事故仿真结果及讨论第105-107页
        6.2.3 稳压器电加热功率对事故进程影响第107-108页
        6.2.4 辅助给水流量对事故进程影响第108-110页
    6.3 全厂断电事故第110-114页
        6.3.1 全厂断电事故分析假设第110页
        6.3.2 全厂断电事故仿真结果及讨论第110-112页
        6.3.3 辅助给水流量对事故进程影响第112-114页
    6.4 小破口事故第114-117页
        6.4.1 小破口事故分析假设第114-115页
        6.4.2 小破口事故仿真结果及讨论第115-117页
    6.5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结论第119-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安全性分析的城市生活性街道景观研究
下一篇: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银行决策的CVaR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