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煽动概述 | 第10-15页 |
一、煽动的界定 | 第10页 |
二、煽动与教唆 | 第10-11页 |
三、煽动入罪的必要性——惩治犯罪的需要以及对宪法权利的保障 | 第11-13页 |
四、煽动入罪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一)未完成罪理论 | 第13页 |
(二)危险犯理论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国外对煽动的刑法规制 | 第15-20页 |
一、煽动他人犯罪罪中的“煽动” | 第15-16页 |
二、煽动危害国家安全罪中的“煽动” | 第16-17页 |
三、煽动种族、宗教仇恨罪中的“煽动” | 第17-18页 |
四、煽动恐怖主义罪中的“煽动” | 第18-19页 |
五、启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对煽动的刑法规制 | 第20-28页 |
一、典型煽动 | 第20-26页 |
(一)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中的“煽动” | 第20-22页 |
(二)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中的“煽动” | 第22-23页 |
(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中的“煽动” | 第23-24页 |
(四)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中的“煽动” | 第24-25页 |
(五)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中的“煽动” | 第25-26页 |
二、非典型煽动 | 第26-28页 |
(一)诽谤罪中的“煽动” | 第26页 |
(二)聚众犯罪中的“煽动”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完善煽动刑法规制的建议 | 第28-32页 |
一、设立公共场合煽动他人犯罪罪 | 第28页 |
二、典型煽动中明确煽动入罪的刑法边界 | 第28-30页 |
(一)明确煽动的环境因素 | 第29页 |
(二)明确煽动的表现形式 | 第29-30页 |
(三)明确煽动的目的 | 第30页 |
三、增加例外条款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