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安全应用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文献综述一: 砷剂的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 砷的代谢机制 | 第13-14页 |
2 雄黄的药代动力学进展 | 第14-17页 |
2.1 口服单药雄黄 | 第14页 |
2.2 口服含雄黄复方 | 第14-15页 |
2.3 不同剂量雄黄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第15-17页 |
2.4 外用雄黄 | 第17页 |
3 三氧化二砷的药代动力学进展 | 第17-18页 |
文献综述二: 雄黄治疗MDS进展 | 第18-23页 |
1 雄黄及其复方治疗MDS | 第18-20页 |
1.1 单味雄黄治疗MDS | 第18页 |
1.2 雄黄配伍其他中药治疗MDS | 第18-20页 |
2 雄黄治疗MDS的机制 | 第20页 |
2.1 诱导凋亡和促进分化作用 | 第20页 |
2.2 去甲基化作用 | 第20页 |
3 服药后血砷浓度的测定 | 第20-21页 |
4 雄黄的用量及安全性 | 第21页 |
5 总结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3-50页 |
前言 | 第23页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1.1 纳入标准 | 第23-24页 |
1.2 排除标准 | 第24页 |
1.3 脱落标准 | 第24页 |
1.4 中止标准 | 第24页 |
1.5 方法 | 第24-28页 |
1.6 观察指标 | 第28页 |
2 分型、预后、疗效与不良反应等级分级标准 | 第28-32页 |
2.1 诊断及分型标准 | 第28-30页 |
2.2 疗效标准 | 第30页 |
2.3 预后评估标准 | 第30-31页 |
2.4 安全性标准 | 第31-32页 |
2.5 样本量估算 | 第32页 |
3 结果 | 第32-46页 |
3.1 总体研究结果 | 第32-42页 |
3.2 随机分组结果 | 第42-46页 |
4 讨论 | 第46-49页 |
4.1 血砷浓度为复方青黄散的疗效基础 | 第46页 |
4.2 复方青黄散治疗MDS具有有效性与安全性 | 第46-48页 |
4.3 根据血砷浓度调整青黄散剂量具有优越性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