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4-15页 |
1.3 文献述评 | 第15-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3 简要评价 | 第18-19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2章 “受益所有人”条款反滥用税收协定的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2.1 滥用税收协定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 第22-25页 |
2.1.1 滥用税收协定的特点 | 第22页 |
2.1.2 滥用税收协定的表现形式 | 第22-25页 |
2.2 滥用税收协定的危害以及“受益所有人”条款产生的原因 | 第25-27页 |
2.3 “受益所有人”条款反滥用税收协定的作用原理 | 第27-29页 |
第3章 “受益所有人”条款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 | 第29-40页 |
3.1 “受益所有人”条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29-32页 |
3.2 案例代表性分析 | 第32-33页 |
3.3 案例背景 | 第33-34页 |
3.4 案件处理 | 第34-38页 |
3.5 案例启示 | 第38-40页 |
第4章 “受益所有人”条款在我国应用的不足之处及其成因 | 第40-43页 |
4.1 规范性文件的立法层级过低 | 第40页 |
4.2 证券化主体的正常权利受限 | 第40-41页 |
4.3 各地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 | 第41-42页 |
4.4 举证责任倒置 | 第42-43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受益所有人”条款的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5.1 提高“受益所有人”条款的立法层级 | 第43页 |
5.2 将证券化主体等特殊情况单独列举 | 第43-44页 |
5.3 约束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 第44页 |
5.4 对避税行为进行相应的制裁和惩罚 | 第44-45页 |
5.5 加强国际税收情报交换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