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2. 模型药物介绍 | 第14-16页 |
2.1. VK1的理化性质 | 第14页 |
2.2. VK1的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2.3. VK1的吸收分布代谢 | 第15页 |
2.4. VK1的现有剂型状况 | 第15-16页 |
3. 自乳化系统 | 第16-18页 |
3.1. 自乳化系统简介 | 第16页 |
3.2. 自乳化制剂中赋形剂的选择 | 第16-17页 |
3.3. SNEDDS增加药物吸收的原因 | 第17-18页 |
4. 固体自乳化药物递送系统 | 第18-21页 |
4.1. 固体自乳化药物递送系统简介 | 第18页 |
4.2. 将L-SEDDS转化为S-SEDDS的固化技术 | 第18-20页 |
4.3. 固体自乳化系统的剂型 | 第20-21页 |
5. 课题设想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制剂处方前研究 | 第23-33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23-24页 |
1.1. 仪器 | 第23页 |
1.2. 药品与试剂 | 第23-2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4-32页 |
2.1.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 第24-27页 |
2.2. 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 第27-28页 |
2.3. 体外释药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8-3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VK1液体自乳化释药系统的设计优化及评价 | 第33-49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3-34页 |
1.1. 仪器 | 第33页 |
1.2. 药品与试剂 | 第33-3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4-48页 |
2.1. 自乳化处方的制备方法 | 第34页 |
2.2. 油相的选择 | 第34-35页 |
2.3.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第35-36页 |
2.4. 复合表面活性剂比例的筛选 | 第36-37页 |
2.5.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 第37-43页 |
2.6. VK1 L-SNEDDS的理化性质研究 | 第43-48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VK1自乳化液固粉末的研究 | 第49-61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49-50页 |
1.1. 仪器 | 第49-50页 |
1.2. 药品与试剂 | 第5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0-59页 |
2.1. 液固粉末的制备 | 第50-51页 |
2.2. 固体吸附剂简介以及电镜观察 | 第51-54页 |
2.3. 原辅料相容性 | 第54-55页 |
2.4. 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考察 | 第55页 |
2.5. 粉体学性质研究 | 第55-58页 |
2.6. 液固粉末的溶出度 | 第58-59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VK1固体自乳化片剂的成型工艺研究 | 第61-74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61-62页 |
1.1. 仪器 | 第61-62页 |
1.2. 药品与试剂 | 第62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2-72页 |
2.1. VK1固体自乳化片剂的制备 | 第62-66页 |
2.2. 固体自乳化片剂最优处方筛选 | 第66-69页 |
2.3. 固体自乳化片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度 | 第69-71页 |
2.4. 固体自乳化片剂的质量考察 | 第71-7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代表性论著 | 第85-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