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第一章 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基本内涵 | 第19-31页 |
1.1 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基本要素 | 第19-26页 |
1.1.1 宪政体制 | 第20页 |
1.1.2 政党政治 | 第20-22页 |
1.1.3 选举机制 | 第22-23页 |
1.1.4 法治 | 第23-24页 |
1.1.5 公民社会 | 第24-26页 |
1.1.6 公民权利 | 第26页 |
1.2 从“新加坡式民主”看新加坡政治发展 | 第26-31页 |
1.2.1 精英民主与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奠基 | 第27-28页 |
1.2.2 协商民主与新加坡政治发展的推进 | 第28-29页 |
1.2.3 参与民主与新加坡政治发展的深化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31-39页 |
2.1 新加坡政治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 第31-36页 |
2.1.1 外部动力因素: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民主化浪潮的冲击 | 第31-32页 |
2.1.2 经济动力因素: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32-33页 |
2.1.3 政治动力因素:“新加坡式民主”框架的确立与发展 | 第33页 |
2.1.4 文化动力因素: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内在要求 | 第33-34页 |
2.1.5 社会动力因素: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民众民主参与意识的提高 | 第34-35页 |
2.1.6 个人动力因素:三代领导人对新加坡政治发展的推动 | 第35-36页 |
2.2 新加坡政治发展动力机制良性运行分析 | 第36-39页 |
2.2.1 科学剖析内外部动力因素是构建新加坡政治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 | 第36-37页 |
2.2.2 有效协调内外部动力因素是新加坡政治发展动力机制良性运行的关键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新加坡政治发展的价值特征 | 第39-49页 |
3.1 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39-43页 |
3.1.1 持续性 | 第39-40页 |
3.1.2 渐进性 | 第40页 |
3.1.3 多元性 | 第40-41页 |
3.1.4 自主性 | 第41-42页 |
3.1.5 务实性 | 第42-43页 |
3.2 “新加坡式民主”的核心价值体系 | 第43-49页 |
3.2.1 维系社会共同价值观 | 第43-44页 |
3.2.2 建设“君子”执政的“好政府” | 第44-45页 |
3.2.3 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循序互动 | 第45-46页 |
3.2.4 “为人民服务”的群众民主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国会大选与新加坡政治发展——以2015年大选为个案 | 第49-59页 |
4.1 从2015年国会大选看新加坡政党政治走向 | 第49-53页 |
4.1.1 人民行动党适时调整政策以赢取民心 | 第49-50页 |
4.1.2 人民行动党以成熟的政治自信与反对党开展君子之争 | 第50-51页 |
4.1.3 反对党逐渐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 第51-52页 |
4.1.4 人民行动党和反对党共同孕育了健康的政党政治生态环境 | 第52-53页 |
4.2 从2015年国会大选看新加坡政治文化嬗变 | 第53-56页 |
4.2.1 深入骨髓的忧患意识 | 第54-55页 |
4.2.2 与时俱进的人才选拔和更新意识 | 第55页 |
4.2.3 日渐成熟的政治理性 | 第55-56页 |
4.3 2015年国会大选后新加坡政治制度化演进展望 | 第56-59页 |
4.3.1 新一轮政治改革推动了新加坡政治制度化的进程 | 第57-58页 |
4.3.2 领导人代际交替机制的完善是确保新加坡政治稳定的有力保障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新加坡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59-73页 |
5.1 新加坡持续的政治稳定面临挑战 | 第59-63页 |
5.1.1 西方民主化浪潮的冲击,让“新加坡式民主”饱受西方国家的诟病 | 第59-60页 |
5.1.2 反对党政治实力的增强为新加坡政治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 第60-61页 |
5.1.3 中产阶级的日益壮大和公民社会的兴起衍生出多元化的政治诉求 | 第61-62页 |
5.1.4 选民结构的变化和自媒体的勃兴为新加坡的政治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 第62-63页 |
5.2 新加坡独特的政治生态使政治人才的更新和选拔遇到瓶颈 | 第63-66页 |
5.2.1 公务员薪金下调和严明的律法加大了政治人才引进的难度 | 第63-64页 |
5.2.2 政治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任用存在不足 | 第64-65页 |
5.2.3 政治人才的分流趋势导致政治人才的规模效应式微 | 第65-66页 |
5.3 新加坡政治体制面临更多质疑 | 第66-68页 |
5.3.1 政治选举机制备受争议 | 第66-67页 |
5.3.2 民选总统制度存在难题 | 第67页 |
5.3.3 最高领导人权力交接机制亟待建立 | 第67-68页 |
5.4 新加坡政治效能的保持与提升面临困境 | 第68-73页 |
5.4.1 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让人民行动党承受了严峻的压力 | 第68-70页 |
5.4.2 反对党和官委议员政治能力的不足影响着政治效能的提升 | 第70-71页 |
5.4.3 好政府的持续性和制度化是保持政治高效化的关键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86页 |